硅片超精密磨削表面质量和材料去除率的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qi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集成电路(IC)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增大IC芯片产量,降低单元制造成本,硅片趋向大直径化。随着硅片直径增大,为了保证硅片具有足够的强度,原始硅片的厚度也相应增加,与此相反,为满足IC芯片封装等需要,使芯片厚度逐渐减薄。硅片直径和厚度的增大以及芯片厚度的减小使半导体加工面临许多突出的技术问题:硅片直径增大后,表面质量要求更为严格,并且加工中翘曲变形,加工精度不易保证;原始硅片厚度增大以及芯片厚度的减薄,使硅片背面减薄加工的材料去除量增大,提高加工效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硅片尺寸的不断增大,超精密磨削特别是自旋转磨削成为了大尺寸硅片加工的有效方法。目前正逐步代替传统硅片加工工艺中的研磨、腐蚀等工艺,应用于大直径硅片加工中的材料制备阶段和图形硅片的背面减薄。 本文建立了硅片自旋转磨削的运动几何学模型,分析了磨削参数与磨削纹理的关系,并对磨粒磨削运动轨迹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和预测;在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磨粒轨迹长度、磨纹数量以及磨削稳定周期的公式,并分析了磨粒轨迹对表面质量的影响关系。通过硅片磨削实验,对硅片磨削表面纹理的计算机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 在反转法的原理上,建立了硅片自旋转磨削材料去除率的理论模型,推导了材料去除率公式,分析了磨削工艺参数与材料去除率的关系。 以VG401MKⅡ型超精密磨床为试验平台进行了磨削工艺试验,研究了磨削工艺参数、砂轮粒度对硅片磨削材料去除率、砂轮主轴电机驱动电流以及磨削后硅片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提出了提高磨削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的工艺措施。 研究结果为提高硅片超精密磨削的表面质量以及材料去除率,提供系统的加工理论和有效的工艺措施,对于实现大尺寸硅片高精度超光滑表面的高效低损伤磨削加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20 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面临着内忧外患,处在动荡不安中,特别是农村生产、生活和教育等问题尤为突出。从扭转日趋衰微国势的愿望出发,乡村教育家们对近代中国社会改造问题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和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水文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和人们对水文现象及其各要素间因果关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研究的深入,各种流域水文
生态型河道建设是修复受损河道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国内外河道生态修复的研究热点。生态型河道构建原理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可以为生态型河道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具有
传统的高压直流电源通常是用220V工频交流电经变压器升压、整流滤波而获得的,使得电源的体积和重量很大,并且纹波较大,稳定性不高,效率低。本文将开关电源技术应用于高压电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国有资产不断流失、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垄断现象渐露端倪……一系列新的问题不断出现,而现有的各项制
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增大,接地故障导致的零序电流也逐渐增加,而门前的变压器差动保护在消除零序电流时,均未计及电流互感器(TA)误差的影响,存在误动的可能。本文分析了当变压
随着数字图像压缩技术和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基于数字图像压缩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分层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集中了多媒体技术
国内学者一直以来认为梁启超是政治功利主义的文艺美学典型代表。笔者通过阅读梁启超经典文献发现:梁启超的人生是审美化的。他的美学思想是崇尚趣味主义的人生美学。他将“
<正>目的:观察恶性胸水脱落细胞中CD44的表达情况,初步分析CD44表达与肺癌胸腔转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06~2008年就诊院52例恶性胸水患者,HE染色法检测胸水脱落细胞中恶性细
“城中村”是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不良产物。城市的扩张,中国城乡的二元体制,以及特定背景下市场对于廉价租房的需求等等因素共同导致了这一结果。过高的建筑密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