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卒中后抑郁发病率及与卒中部位、病程、类型的关系。通过对照研究分析认知行为治疗(CBT)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情绪及认知影响。方法:共291例脑卒中患者完成一般资料调查。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PSD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33例)。研究组以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在四周内每周两次,四周后每两周一次,共9次。对照组单一舍曲林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评估DAS量表、HAMD(17项)量表。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完成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α=0.05)。结果:1、本研究中PSD发病率约41.58%,其中轻、中、重度卒中后抑郁发病率分别为17.87%、22.34%、1.37%。2、不同卒中类型和卒中部位患者的PSD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卒中后恢复期(2-6个月)PSD发病率高于急性期(发病24h到1个月)(X2=5.337,P值=0.021),其他病期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间HAMD量表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5、92.19%卒中后抑郁患者DAS总分大于130分。在治疗6周后,总分(F=0.535,P=0.044)和因子分D1(F=0.536,P=0.045)、D6(F=0.487,P=0.02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组内比较,研究组在治疗前后DAS总分(t=2.042,P=0.000)、因子分D1(t=2.042,P=0.000)、D6(t=2.042,P=0.000)有显著差异。对照组总分及各因子分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PSD发病率较高,以轻中度为主。2、卒中病程对PSD发病率有影响,恢复期更易罹患PSD。3、不同卒中类型和部位的PSD发病率无明显差异。4、多数卒中后抑郁患者存在功能失调性态度。药物治疗及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均能有效改善PSD抑郁症状。CBT+药物组治疗卒中后抑郁效果更为显著且改善某些认知异常。PSD治疗应及早采取综合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