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框架结构的经济跨度一般不超过10m,跨度再大时不经济。延性桁框结构用钢桁架来代替传统框架的实腹式钢梁,并在桁架的跨中设置抗剪能力较弱的消能段,使结构产生塑性铰,很好的增大了结构的延性,减小了地震能量的输入。这种新型结构可节省材料、施工时间,满足工业厂房大跨度、多层化的需求,对节约土地、降低造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桁框结构跨度大,结构偏柔,对地震作用敏感性低,其动力特性与传统框架结构也不同,非常有必要展开研究。本文利用ANSYS软件,设计了五个系列的试件,通过模态分析从层高、消能段长度、消能段节间高宽比、桁框结构的跨数、桁架轴线高度五个方面探讨桁框结构周期和频率的变化规律;通过弹性阶段的反应谱分析从层高、消能段长度、跨数三个方面探讨桁框结构的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的变化规律。模态分析和反应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层高、消能段长度的增加,结构的周期增大,频率减小;消能段节间高宽比、结构跨数、桁架轴线高度对周期和频率无显著影响。对于普通和消能段3m的桁框结构,楼层位移的曲线是属于剪切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出现在中下部楼层;消能段6m、9m的桁框结构,楼层位移曲线为弯剪型,最大层间位移角出现在中部楼层。所有试件在弹性阶段的层间位移角符合规范规定。对九层模型进行的弹性反应谱分析和三种地震波影响下的弹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分析方法存在一定差别,采用时程分析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是很有必要的。最后进行了底部剪力的对比,符合抗震规范要求。本文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对空腹式延性桁框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为今后的弹塑性动力分析提供了参考。最后,就本文的不足和末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