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因其发病隐匿,进展迅速,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无法进行手术。因此,姑息化疗仍是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数据显示传统细胞毒性药物治疗肝癌都是收效甚微的。个中原因在于肿瘤细胞获得干性产生耐药性,从而导致肿瘤发生转移复发。肿瘤细胞经历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后,发生去分化演变为肿瘤干细胞(CSCs)。CSCs具有强大自我更新能力和增殖能力,能够启动和维持肿瘤的繁殖。研究表明CSCs与肿瘤的耐药复发密切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作为生命活动的重要调控因子,已被证实广泛参与肿瘤的耐药与转移。本文主要探究了 linc-ROR在肝癌干细胞和肝癌组织标本的表达情况,分析异位表达linc-ROR对肝癌迁移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究其潜在作用机制,为逆转肝癌耐药,设计靶向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目的(1)肝癌阿霉素耐药性相关lncRNAs的筛选及验证。(2)明确linc-ROR调控的肝癌生物学行为。(3)探讨linc-ROR调控肝癌生物学行为的具体分子机制。(4)分析linc-ROR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与临床作用。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阿霉素诱导HepG2细胞(HepG2/ADR)后的耐药基因和CSCs标志物CD90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CD90+细胞的比例。成球试验和体内致瘤实验评估CD90+细胞的CSCs特性。qPCR检测lncRNAs在HepG2/ADR和CD90+细胞的表达情况,MTT法评估linc-ROR对HepG2阿霉素耐药性的影响。构建稳定过表达linc-ROR细胞株(linc-ROR-HepG2)和稳定敲低linc-ROR细胞株(shROR-Bel-7404)。MTT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侵袭实验分析两组稳转株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qPCR实验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上皮标志物E-cadherin和间质标志物Vimentin的表达情况。RIP实验验证linc-ROR是否与AP-2α蛋白相互结合,并检测两组稳转株中AP-2α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情况。qPCR实验分析linc-ROR对经典Wnt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的影响。分析linc-ROR与β-catenin在40对肝癌标本中的mRNA水平,并对两者作相关性分析。结果(1)阿霉素处理HepG2细胞后,耐药基因表达上调并获得CSCs表型。Linc-ROR在HepG2/ADR细胞和肝癌CSCs中呈现特异性高表达,并促进肝癌细胞对阿霉素耐药。(2)Linc-ROR促进肝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以及侵袭能力,并抑制上皮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上调间质标志物Vimentin的表达。(3)Linc-ROR与AP-2α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对AP-2α蛋白起负调控作用。Linc-ROR激活β-catenin/TCF/LEF复合物的荧光素酶活性,激活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以及Wnt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的转录。(4)Linc-ROR和β-catenin在人肝癌组织中呈特异性高表达,两者表达水平呈高度正相关。结论Linc-ROR通过直接结合AP-2α蛋白,负调控其表达,进而激活下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最终促进肝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与侵袭。Linc-ROR在肝癌组织呈高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肝癌诊断治疗的分子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