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用地结构评价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s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稀缺性决定了其利用应该向可持续、高效方向进行。特别是在现阶段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增量城市建设用地的短缺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我国城市土地普遍存在低效利用问题,其中规模快速扩张、集约利用效果不够显著、用地结构和比例失调等状况逐渐明显,加之城市土地利用功能的规划尚不完善、管理技术水平也较弱,导致了城市用地的产出效益未能达到最佳状态。在现有利用状况下评价其结构合理性,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在后续规划中加以控制,使其配置遵循综合效益最优原则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论文以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为切入点展开研究,讨论其合理性和优化路径。以2006~2013年我国28个二线城市为样本,从宏观层面上,通过信息熵理论对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的有序性、均衡度进行了分析;从微观角度上,构建了基于全要素的用地、资本、劳动力为投入系统,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功能为产出系统的城市建设用地效率评价体系,运用改进DEA模型对结构配置效率进行了评价,并综合两者进行了关联性分析,从时间和空间角度进行了总体评判,最后根据结果提出了优化方向和建议。另外,以重庆市为例,评价了其2006~2013年间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的逐年变化情况,并分析了用地变化的根源和改善用地效率低下的相应优化措施。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28个二线城市的城市建设用地有序性和效率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有序性在空间上从东往西呈现阶梯递减的趋势,东部地区有序性波动小且均衡性高;结构效率在时间上存在不同的波动情况,分为高效稳定型、下降型、上升型、波动型,综合效率值高的城市多数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而综合效率值比较低的城市则大部分位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偏低的西部地区。(2)城市建设用地有序性和效率存在一定的趋同性,结构稳定均衡的东部地区用地效率也高,用地结构波动大的西部地区用地效率也偏低,两者有一定的关联,但并没有太多必然的联系。(3)大部分城市的用地效率都未达到最优状态,存在资源重复投入和浪费的情况。导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足,也有投入冗余的因素,主要是城市建设用地的结构类型、资本等配置不合理所致。具体的用地优化路径要根据各城市产生效率低值的不同原因和规模收益情况,对用地结构和投入规模进行调整,完善其用地规划。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肠道病毒71型IgM(EV71-IgM)抗体对诊断手足口病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对86例(其中5例重症患儿)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血
聚类属于无监督学习,是将数据集中的数据对象分成多个簇或者类,使得在同一个簇中对象相似度高,而在不同簇中对象的相似度低,因此,对空间数据对象的聚类可通过基于聚类目标函数的优
目的探讨全程持续性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检查效果及影响并发症发生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1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
目的分析在咀嚼过程中发生牙齿折裂的原因,探讨牙齿折裂后保存治疗方案的制定。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3年11月,对我科接诊的230例牙齿折裂患者进行病例记录分析诊断和治疗,并
基于西南石漠化地区的323份问卷调研数据,从经济、社会、生态方面选取12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土地流转模式绩效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单位土地
期刊
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出现,无疑打破了以往作品仅能由人类创作的模式,亦是科技发展给法律带来的新挑战。虽然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体现出了"类人性"的特点,但其尚不足以挑战民事主
目的:建立依诺肝素钠N,N-二甲基甲酰胺残留溶剂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色谱柱:HP-INNOWax Polyethylene Glycol毛细管色谱柱(改性聚乙二醇),型号:19095N-123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外汇交易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的描述,采用以实证和数据研究为主、理论探讨为辅的研究方法,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将中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首先系统分析外
针对反渗透设备对进水水质的要求,从设计、应用两个方面分析了超滤作为反渗透预处理设备使用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