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民居建筑艺术价值研究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zhang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消费时代的到来,一方面给现代建筑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使得现代建筑产生了诸多问题,如盲目模仿外来建筑,地域性特色的丢失;文化内涵在建筑上的丢失;忽视实用功能的设计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人提出向传统学习,回归传统,然而只是把过去表面的“特色”直接搬到现代建筑里来,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思考,搞不清中国传统建筑的真正价值又谈何继承与发展呢?因此找寻出中国建筑的艺术价值对解决现代建筑界的问题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徽州古民居作为中国遗存下来的传统建筑样式,从一般意义上讲,它代表着中国久远的原生建筑样态,其颇富文化内涵的设计思想更加令世人为之叹服,并且它具有地域性特色的造型样式也为它增光添彩,曾被公认为最具东方人文精神的建筑代表,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与自然保持和谐,讲究人文情趣和生态灵气,重视整体布局与四周环境的协调,勾勒出徽派古民居的自然与人文共生的建筑理念,也成为“以人为本”思想在建筑上的完美体现,蕴含着中国传统民族审美文化以及审美心理的多维观。其蕴含的思想相应比其他形态的建筑样式深厚并有内涵得多,影响着建筑设计者的审美向度和价值判断,左右着建筑设计的整体布局、艺术风格、装饰特征,这种建筑理念对现代建筑具有理论指导和实际借鉴学习意义。徽州古民居基本上依山傍水,与亭、楼、塔、坊等其他建筑相互交织,构成古诗词里的美丽景色和优美境界。这种建筑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人尊崇自然并辩证地驾驭全局的智慧。在外观造型上的设计把握了美学与实用的辩证统一关系,同时赋予当代文化内涵与地域性特色,使得整个设计更具价值,如马头墙,造型优美,在那个没有消防队的时代起着防火的功能;天井、隔窗、门楼的设计理念处处体现了徽州人尊重自然,追求原生态的建筑意识;在内部装饰上具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雕刻精美的特点,以“三雕”最为出名,历经岁月的徽派古民居积淀下来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判断,因地制宜,遵循“以人为本”的住宅选址原则。从一个侧面看,徽州古民居浓缩了中国古建筑的精华。徽派古民居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延续性、包容性,在对传统建筑失落或错位的今天,反刍徽州古民居艺术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本文将从徽州古民居的整体布局、外观造型、装饰、色彩四个角度来分析研究地域性文化特色是如何体现的,追求人居和谐的建筑理念是如何贯穿于整个民居的设计,来阐述中国建筑的艺术价值所在,在此基础上说明徽州古民居的传承价值,以及它具有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大麦的微生物污染不但增加了制麦损失,使麦芽质量降低,而且对啤酒发酵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在啤酒生产过程中,酵母提前絮凝(Premature Yeast Flocculation, PYF)妨碍了啤酒发酵的正
依据森林燃烧环理论,在充分考虑指标代表性、不可替代性以及数据可得性的基础上,根据江西省林火发生特点,选取气候、植被、地形等11个因子作为江西省森林火险精细化综合区划
传统社会中某些理念及其制度实践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演进与完善后,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土壤中,并对现代社会法律制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
通过对垂直升降类机械式汽车库室内消火栓设计的探讨,认为在当前规范要求下垂直升降类机械式汽车库存在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可操作性较低的问题,提出应尽快修改完善相关消防设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许多问题也伴随着旅游的这种发展态势而不断出现,这其中与环境相关的问题其重要性与紧迫性也日渐凸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也逐渐兴起,于此同
目的探讨并总结国内家族性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的临床及遗传特征,以期望对探讨家族性PKD发病机制有一定作用。方法分析我们发现的一个PKD家系并查阅文献对已报道的
邾璘墓莂于1986年在万福镇芡南村芡河南岸河床中发现,今保存于万福镇文化站生态展览馆。$$   墓莂,红石质,梯形,宽9.5--23厘米,长34厘米,厚10厘米。文为楷书,阴刻。该莂文结体稚
报纸
移动互联时代,微信公众平台成为许多学术期刊进行科研信息传播、提高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渠道。文章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微信公众号"Nature自然科研"为研究对象,
发作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dyskinesia,PxDs)病如其名,为一组由运动或非运动诱因所诱发的刻板样反复发作的运动障碍疾病。2004年BrunoMK[1]等在Nuerology上发表了PxDs的诊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逐渐的凸显,凭借其高效以及在信息共享上的优势,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本文就将对当前云计算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