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无人艇编队路径规划与避障技术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1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面无人艇(Unmanned Surface Vehicle,USV)作为一种具有自主航行、自动作业能力的水面平台,具有低成本、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在民用和军事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路径规划与避障技术是实现无人艇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当前发展的热点。相较于单一无人艇,使用多艘无人艇组成编队协同合作,实现共同目标,可以提高效率、增强容错能力。本文在此背景下,对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并设计了适用于动态环境的无人艇编队路径规划和自主避障算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参考坐标系和水动力学理论,建立水面艇的通用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并根据欠驱动无人艇的平面运动特性,忽略纵摇、横摇和垂荡,简化得到包含纵荡、横荡以及艏摇的三自由度数学模型,为后续算法设计提供数学基础。(2)设计基于栅格环境建模和改进A*算法的全局路径规划算法。首先通过动态改变搜索步长来提高A*算法大范围搜索时的效率,参数设置合理的情况下运行时间可缩短几十倍,再通过LOS法提取关键航路节点和利用Dubins路径进行平滑处理来消除路径中的转角,使生成路径符合无人艇运动约束和安全要求。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能够快速生成高平滑度的安全可行路径,算法性能较现有算法有明显提升。(3)在传统人工势场的基础上,引入相对速度和全局参考路径建立速度势场和引导势场,建立了动态人工势场,提高了对动态障碍物的躲避能力,并针对人工势场法存在的不可达问题和局部极小值问题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局部避障算法。通过搭载了雷达和组合导航设备的无人艇获取实际数据,进行了半物理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沿参考路径航行的同时,有效躲避先验未知的突发障碍。(4)针对三艘无人艇组成的编队,利用领航跟随法将队形控制问题转化为航迹跟踪问题,并基于Lyapunov稳定性原理,在考虑无人艇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设计了运动学控制器得到虚拟控制率,接着利用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动力学控制器,并以饱和函数替代切换控制率,减小状态抖振,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对目标航迹实现有效的跟踪。接着引入虚拟领航者提出了分层编队控制方法,将编队控制与路径规划相结合,并通过跟随模式和避障模式的切换来实现动态环境中的队形保持、变换和自主避障,在尽可能保持编队完整性的同时,赋予编队中各成员一定的自主性。动态环境中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无人艇编队的自主路径规划和避障。
其他文献
人脸检测技术目前应用广泛,是当前人脸识别与验证等应用的基础。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检测技术在准确率上已经远超传统方法,但是庞大的计算量和参数量是卷积神经网络的一大缺点,也成为其在实际场景中部署的重要阻碍。另外,目前绝大多数卷积神经网络都是采用离线训练的方式,在部署之后其参数就不会再改变,所以难以针对实际部署的场景进行自适应调整。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在检测精度和计算量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并且能够针对部署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铁开始在各大城市兴起,地铁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地铁换乘站是乘客分散、集合及换乘的节点,确保乘客顺利进行换乘出行。乘坐地铁出行的乘客越来越多,地铁换乘问题日渐严重,因此需要合理的客流组织导行方案对换乘站的乘客进行引导,缓解站内客流冲突以及客流拥堵,使乘客可以快速完成进出站以及换乘行为。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地铁车站客流组织和客流仿真方面的现状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城市地铁换乘站
承荷探测电缆在油气井探测领域至关重要,承荷探测电缆的极限探测深度取决于铠装钢丝的强度和使用寿命。本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拉伸试验机、显微硬度计、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中性盐雾试验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承荷探测电缆铠装钢丝的制备工艺及组织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冷拉拔形变对热浸镀锌钢丝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拉拔应变量的不断增大,珠光体片层逐渐转向与拉拔轴
作为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进行肾保留手术(nephron sparing surgery,NSS)的第一步是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增强造影对患者进行扫描腹部CT扫描,从CTA图像中分割出肾和肿瘤组织的三维模型,以确定病灶位置、大小及形态学特征为医生提供视觉指导。随着多项国际性全监督肾脏语义分割比赛的开展,深度学习自动化分割结果的相关指标可以达到人工标注的90%。然而,由一个医院的带标注数据训练所得到的
多器官分割已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使用,但是在医学图像中标注多个器官的分割标签既浪费精力又耗费时间,所以现有的带有全标签的多器官数据集样本量通常很少。而大部分的数据集都仅仅被部分标注或只标注单个器官。现阶段的器官图像分割方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已有数据的分布情况,数据量越大越代表着更具泛化性的数据分布,因此需要一个能够利用多个不同来源部分标签数据集共同训练分割的算法。本文就部分标签数据的多器官分割算法展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用加密算法来加密通信数据是保障信息安全的基本手段。加密算法依赖于密钥分发技术提供的密钥,比如公钥分发为非对称加密算法提供了公钥,对称密钥分发为对称加密算法提供了对称密钥。目前密钥分发技术的安全实现多依赖于传统的PKI/CA体系,该体系存在着中心化和证书配置效率低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使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和相关密码学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包括公钥分发和对称密钥
在利用遥感技术对地球表面进行探测的过程中,多分辨率遥感图像的融合分类问题一直是非常关键的研究课题。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硬件设备上的支持,人们可以从卫星、飞机等各种遥感平台上获取分辨率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复杂的遥感图像。这些遥感图像所特有的数据多源异构、目标结构多变、背景纷繁复杂等特性,使得传统方法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对其进行高效解译的需求。而另一方面,深度学习在自然图像、视频和语音等领域的发
生物蛇在复杂环境中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许多蛇形机器人被研制出来用于抢险救援、林业、军事、民用和医疗等领域。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驱动关节主要分为刚性驱动关节和柔性驱动关节两种。刚性驱动关节虽然具有较好的控制精度,但是降低了蛇形机器人的环境适应性。因此,本文开展了变刚度二维蛇形机器人运动控制与步态优化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在传统刚性驱动关节的蛇形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
传统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问题,给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风能和太阳能等优质的一次能源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然而,随着分布式新能源大规模接入配电网,电网在分布式新能源承载能力方面遭遇了瓶颈,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弃风弃光的现象。一方面,考虑到目前缺乏有针对性地对配电网分布式新能源承载能力进行逐时量化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如
复杂网络是由节点以及节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共同构成的离散结构。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复杂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建模和分析复杂系统的重要且有效的工具。在观察和测量实际复杂系统时,人们所得到的复杂网络数据往往是不完整或含噪声的。判断两个节点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或相互关系的链接预测,是复杂网络分析中的重要步骤,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链接预测的目标是:1)判断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网络中的哪些节点对会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