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房地产税上升至法律意识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房地产税的出台不再是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一种政府行政行为,而是建设国家现代税制体系的一种税收法制治理行为,集中体现着政府与纳税人、中央与地方、法律与行政、社会公众纳税意识等多重关系,需谨慎、科学推进。房地产税立法,除不动产登记制度等基础条件外,开征房地产税的关键前提条件是明确税基,并对房地产税税基进行科学评估。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结果导向是增加民众的获得感,即老有所养、医有所保、学有所定、行有所归、住有所居,落脚点都为房地产,这使得住房的社会需求属性发生变化,新的需求结构与属性因素形成的新刚需影响房地产价格,进而影响房地产税税基评估指标的选取与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所占权重,最终影响房地产税税基评估结果。本文基于以上变化,研究探讨适合我国房地产税税基的评估方法。对于即将开征的房地产税来说,评估理论在我国处于引入阶段,居住类用房数量大,情况复杂,各地房地产信息数据完备程度不一,对其进行房地产税税基评估研究具有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一步研究空间。首先界定梳理了房地产税税基评估概念、原则、理论和房地产税税基评估的构成与支持要素,并总结出可为我国借鉴的经验;其次并立足于经济高质量增长及居民住房社会需求属性的变化,在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中提取出房地产税税基评估的影响因素,建立房地产税税基评估指标体系,对房地产税税基批量评估方法进行比较,得出以各省级行政区域为界,经济发达的省级地区采用特征价格和聚类分析为主的方法,经济欠发达的省级地区采用基准修正为主的方法;接着构建新形势下适合我国房地产税税基评估模型,以呼和浩特市为例,采用基准修正法进行模拟验证,引入ArcGIS软件,以克里格插值法输出的划分结果为基础,对选取指标进行缓冲分析确定权重,得出基准房地产评估价格,进一步确定税基评估结果;最后得出高质量增长新形势下,居住类住房呈现去中心化和再部落化的空间分布结构,新的住房趋势偏好影响区域房地产整体评估价格,进而影响房地产税税基评估的结论。本文通过对房地产税税基评估要素的分析和建立实证模型的论证中,为欠发达地区的基准修正法研究提供了思路,可为进一步研究有关房地产税税基评估提供参考依据,可为我国房地产税税基批量评估实务工作提供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