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热溶富碳”关键物性参数的影响规律与工艺设计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q12262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质是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其转化利用途径较多。本文是对前期提出的一种生物质废弃物“热溶富碳”方法的深入研究。热溶富碳方法是在温和的条件下,采用非极性有机溶剂对各类生物质废弃物进行热处理,获得的主要产物有低分子量萃取物Soluble和高分子量萃取物Deposit。Soluble的碳含量和氧含量分别高达81.0-83.3%和低至7.3-11.1%,Deposit的碳含量和氧含量分别为76.5-89.5%和1.1-15.4%。两种萃取物在高品质液体燃料制备、高附加值碳纤维制备、炼焦粘结剂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原料的关键物性参数对热溶富碳的影响规律还没有深入理解。基于此,本文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对生物质的水分和矿物质对其热溶富碳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较详细考察,并用Aspen plus设计与优化了工艺流程,为生物质热溶富碳方法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生物质中水分对其热溶富碳主要产物Soluble和Deposit的生成有促进作用,如干燥稻杆的Soluble收率为24.34%,湿润稻杆的Soluble收率达到34.57%。促进萃取物生成的转化路径为H2O+RD/Bio—>DP+SL和H2O+RD/Bio—>DP—>SL。水分对草本和木本生物质的促进作用有所不同,这是水分与灰分等因素综合影响结果;萃取产物中Soluble热解特性受原料水分含量影响较小,而对Deposit热解的影响较大,高水含量生物质的Deposit具有最高的热解活性;随着水含量的增加,萃取物芳香度略有增加。总体来说,水分对生物质热溶富碳转化有促进作用,但对萃取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影响较小。2、生物质中的矿物质对热溶富碳处理有较明显影响。对于麦秆,水洗后脱除了86.3%的K和4.9%的Ca,酸洗后98.1%的K被脱除和90.4%的Ca被脱除。水洗和酸洗脱灰均能促进Soluble收率,特别是水洗提高最大,从16.08%提高到了19.57%,但是抑制了气体产物产生。热溶富碳实验结果显示,Ca促进了Soluble的生成,且显著促进了液体产物的形成;K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Soluble的再次热解,从而产生更多气体产物。水洗和酸洗处理不会明显影响生物质本身及其热溶富碳产物的化学结构及特性。3、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了生物质热溶富碳技术的工艺流程设计,以实验参数为基准进行了初步的设计,该方案很好的展现了生物质热溶富碳处理工艺过程中的物料和能量变化情况。但模拟的过程忽略了复杂的化学反应,需要实际的实验收率为基础。为了与实际运用更加紧密联系,对热溶富碳的工艺流程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精简了Soluble与溶剂的分离模块,考虑以Soluble和溶剂混合物为循环溶剂使用,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生物质热溶富碳的实际应用可行性。
其他文献
面向室内服务场景的协作机器人通常需要完成取送物体的任务,然而室内场景非结构化、动态变化的特点给协作机器人准确抓取物体带来很大挑战。同时,对部分人机协作任务,人机安全至为重要。目前,针对协作机器人物体抓取和主动安全的研究仍然沿用工业机器人结构化场景的处理模式。此模式没有考虑背景复杂、物体遮挡、光照变化等带来的影响,难以满足室内服务场景的需要。所以本文针对面向室内服务场景的协作机器人,研究并提出了一套
当前,语音识别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将神经网络应用于声学模型能取得更佳的系统性能。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硬件能提供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有限。因此,在保证语音识别系统性能的同时,如何使其适配小存储、低算力的硬件设备成为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研究了两种轻量化神经网络,将其应用于声学模型,搭建并优化了适配机器人硬件设备的语音识别系统。首先,将稀疏性神经网络应用于语音识别声学模型。提出了步进裁剪
在《中国制造2025》中,首要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高。ERP系统是制造业信息化基础和关键。市场上现有的标准ERP系统是根据批量生产定型产品的生产模式设计的,很难满足增材制造企业的按照订单定制生产的管理需求。本课题中研究对象就是典型的增材制造企业,该企业迫切需要开发一套既满足当前业务需求,又适合长期发展的ERP系统,解决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此本文针对该
随着近几年电动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人们对锂离子电池健康、电量监控的要求逐步提高。作为反映电池内部剩余电量和健康状态的两个指标,SOC(state of charge)和SOH(state of health)不仅提示用户及时为电池充电、更换电池,而且承担着支持电池管理系统的正常高效运行的重要功能。SOC/SOH无法直接测量获得,往往需要依赖一定的技术手段对电池内部参数和特征关系的正确提取来估计SO
壳体装备常用于储存或运输各种流体或特殊结构,如航空航天领域的飞机导弹外壳、深海潜艇艇身、输油管道以及石油行业的除砂筒等等。由于这类装置涉及到壳体与内外部流体及内置结构的耦联振动问题,所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在石油行业中广泛应用的除砂筒,其内部充满了砂/水混合介质,为了能够及时了解筒内砂层高度,并在适当时间予以清除,就需要从外部无损地实时监测筒内砂层积累情况。由于除砂筒内同时存在砂层和水层两种混
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关键零部件的受力状况,在大、中量程测量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加工水平和零件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疲劳破坏逐渐成为测力传感器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因此本文以疲劳性能为主导基于有限元计算和实验校核对测力传感器结构进行设计与优化,提升测力传感器结构的静强度和疲劳寿命,保证测量精确性和可靠性。本文基于Ansys Workbench和Ncode Designlife仿真软件,综合静强度与疲劳
同时定位与构图(Simultaneous Location and Mapping,SLAM)在机器人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够对周围环境情况进行详细的绘制。特别在是在一个未知的环境内,使用机器人构建一份详细的地图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能够为机器人自主导航做前期的准备,比如迎宾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巡检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也使人们能够更加快速地掌握全局地图,比如军事战争、矿难灾害、深海探测等。经过
直流电熔镁工业过程是针对三相交流电熔镁工业过程的改进。相对交流电熔镁炉,直流电熔镁炉具有能耗小、噪音小、易于控制等优点。本文对双电极直流电熔镁过程建立了操作电阻模型。针对电熔镁过程,提出了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的局部线性嵌入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然后使用基于K近邻的故障监测方法对电熔镁过程进行故障监测。本文首先对双电极电熔镁生产过程做了详细的分析,重点研究了双电极直流电熔镁炉中电弧和操作电阻
高速高精度切削加工成为现代加工的发展趋势,而高性能切削都以稳定切削为前提。车削颤振会造成切削剧烈振动,严重影响车床加工精度、效率及其使用寿命。在车削过程中,数控机床的各种性能参数、几何参数以及工艺参数通常具有随机不确定性。进而研究发现,受到刀具磨损、工件质地不均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参数还具有时变特性。本文在车削加工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考虑随机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及灵敏度分析。此
颗粒物质与工程结构的相互作用问题广泛存在于工农业生产中,可归类为离散介质与连续体的耦合问题。颗粒物质在运动结构作用下呈现复杂的动态特征,运动结构也因为与颗粒相互接触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颗粒物质的运动行为,而颗粒介质内弹性结构的动力学行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本文提出了一种位移叠加与扩展单元相结合的DEM-FEM耦合数值方法研究颗粒搅拌系统的颗粒混合效率与叶片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