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骨支架复合材料修复牙槽骨缺损的研究

来源 :佳木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多孔聚丙烯晴基碳纤维/壳聚糖/双相磷酸钙/聚乳酸-羟基乙酸(PAN/CS/BCP/PLGA)复合支架的实验研究,探讨该复合支架对大白兔牙槽骨缺损的修复能力。材料与方法采用湿法合成双相磷酸钙,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多孔PAN/CS/BCP/PLGA复合支架,测定抗压强度、阿基米德法测定孔隙率及体外模拟生物活性,并采用XRD、SEM分析相结构及形貌特征。选取32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制备大小为10mm×10mm×3mm牙槽骨缺损区。实验组骨缺损区植入PAN/CS/BCP/PLGA复合支架,对照组植入CS/PLGA复合材料,术后2、4、8、12周分期取材,进行X线检查、组织学观察、扫描电镜(SEM)检测和成骨细胞计数分析。结果PAN/CS/BCP/PLGA复合支架中添加4wt%PAN后,平均孔隙率大于85%,抗压强度大于5.9MPa,提高了6倍,呈现多孔贯通形貌,孔径平均为400-500μm,PAN分布均匀。术后12周实验组检测结果,X线观察:骨缺损区阻射影与自体骨相同。组织学观察:骨缺损区完全被新骨充填,且为较成熟的板层骨,与自体骨完全融合。SEM检测:骨-材料界面形成骨性结合,移植材料大部分降解,被成熟骨组织替代。成骨细胞计数分析:成骨细胞生长活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多孔PAN/CS/BCP/PLGA复合支架具备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对骨缺损的修复能力要优于CS/PLGA复合材料,为其成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替代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将国产钛合金自攻型支抗微螺种植钉植入兔胫骨后即刻加载不同力值,12周处死实验动物后采用硬组织切片对骨组织一种植钉界面进行观察,研究其骨界面的结合形式及种植体周围
(重庆市万州区鹏程小学,重庆 404000)  【摘要】在课堂上完成一篇课文的学习,不应是阅读的结束,而应是学习的开始。带着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去阅读新的作品,对课堂学习进行延续性的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倡导和启发下,我认为在小学生学习语文课本知识的同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外知识的拓展。就目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现状来说,教师、家长、学生等各方面还没有真正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