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l190207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体内外分别研究阿司匹林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和稳定粥样斑块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并观察发挥作用的最佳剂量。方法:体内实验采用雄性新西兰兔高脂饮食加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制成高脂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然后分别给予阿司匹林5-20mg/kg治疗4周,实验末诱发斑块破裂,运用图像分析方法观察各组阿司匹林对粥样斑块破裂处血栓形成面积的影响,利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破裂斑块的形态学特征,用比色法动态观察血脂和血浆脂蛋白水平,用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性。体外实验采用人单核细胞THP-1细胞株,用1640
其他文献
目的细菌感染是时刻困扰着医学临床治疗的主要问题之一,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多重耐药菌问题日益突出。当前,寻找新抑菌途径和研发新型抗菌药是药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群体感应抑制剂(Quorum sensing inhibitors,QSI)能通过不同途径干预群体感应系统中的自诱导信号分子,达到抑制毒力因子产生与生物膜形成。本研究针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群体感应系统,
马来酸曲美布汀(trimebutine maleate)是一种不同于胆碱能药物和抗多巴胺药物类型的胃肠道节律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引起的胃肠道症状(腹胀、腹痛、恶心、暧气)和肠易激综合症。马来酸曲美布汀的生物半衰期较短,仅2.7 小时,给药间隔短,普通制剂给药一日三次,血药浓度波动幅度较大,易发生毒副作用,并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本课题将其制成12 小时缓释微丸胶囊,减小了用药频率,提高了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