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对老年人融入互联网生活的影响研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eedtoxia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带给我们诸多过去难以想象的便利,如网络购物、网络娱乐、网络外卖等。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到互联网时代带来的红利。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仍然很低,且因诸多因素导致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困难、甚至被互联网边缘化的问题,进一步影响了老年人的现实生活和情感交流,如交流受阻碍、生活不便利、孤独感和对生活的厌倦情绪增加、没有共同语言,家庭代际鸿沟加大、再社会化困难等。因此开展关于促进老年人融入互联网生活的社会工作实务探索,显得尤为必要,更有利于老年人享受一个高质量的晚年生活。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关于“社会工作促进老年人融入互联网生活”相关研究很少,本研究具有探索性,本文以S市P街道A社区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研究为主,质性分析为辅的研究方法,在赋权和增能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个案访谈、社区工作和互联网技能培训小组,来开展促进老年人融入互联网生活的实务探索。在对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现状的调查分析基础上,笔者发现阻碍老年人融入互联网生活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一,客观原因,主要有互联网硬软件设计没有兼顾老年群体、专业机构培训和特定服务的缺位、缺少社会互助和家庭力量支持、电信诈骗猖獗。二,主观原因,主要有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的弱化、缺少互联网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较差、受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大。同时,在此基础上笔者发现老年人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有工具性需求(包括自主性需求和个体成长需求)、社会参与需求和社会情感需求(包括积极情绪的需求、归属感的需求、自我效能需求)。针对老年人的融入障碍和需求,笔者设计了“科技助老—社会工作助力老年人融入互联网生活”实务项目:一,利用个案工作模式,帮助老年人了解、使用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年人对互联网的高科技恐惧、排斥感,增强老年人的感知有用性,满足老年人积极情绪和自我效能的需求;二,利用小组工作模式,开展互联网技能培训,提高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技能,进而增强老年人的感知易用性,增强了老年人社会互动能力,满足老年人自主性和个体成长需求;三,利用社区工作模式,开展三个主题活动,增强老年人网络防诈骗技能,增强老年人的社会互动,满足老年人归属感的需求。本研究结论是,社会工作能够促进老年人融入互联网生活(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态度一定程度改善,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工作者需要与政府、企业、家庭、社区等多方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促进老年人接触、使用和融入互联网生活。
其他文献
2019年夏发生在香港的修例风波、极端暴力事件不断升级,暴力示威者于7月1日冲进香港立法会,肆意损坏立法会设施,漠视香港法制。暴力行为的严重性、香港这一地域的重要性与敏感性使得香港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大量的报道使新闻事件延伸至更为宏观和政治化的层面。2021年初,美国发生国会冲击事件,特朗普支持者冲进国会大厦,对大厦内部进行破坏。两件事情都体现出不法分子对法制的蔑视,其本质具有一致性。面对同题
学位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石油的生产与消费不断扩大。石油作为主体能源,对国际经济和政治具有重要影响,对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维系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成为世界各国争相获取的主要能源。由于石油具备极高的战略价值以及不可再生的自然属性,近些年因石油引发的冲突和安全问题此起彼伏,因此石油安全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大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内的石油供需不均衡,对海外石油进口高度依赖,
学位
《德媒头条》是四川外国语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的一个学生培养项目,每周由一名学生负责在各大媒体网站上选取一则当日热点新闻,将其翻译成中文并同步更新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官网以及D.aktuell微信公众平台上。这给广大德语学生以及想了解德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人提供了渠道和极大的便利,有助于订阅者在即时了解德国时事新闻和热点话题的同时还能提高自身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在本翻译报告中,笔者以自己参与的德媒头
学位
“七七决议”(1)蕴含着丰富的群众工作思想,它也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开展党的群众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2)研究好“七七决议”这份文献,不仅可以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而且对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论文的内容(除绪论外)主要是
学位
国家形象不仅是国家力量的凝聚和展示更是能够影响国际关系、争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基础,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一直以来都是每个国家极为重视的议题。但目前中国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还存在重重阻碍和难题,以至于很多时候被困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2021年4月28日,欧盟对外行动署发布的特别报告EEAS SPECIAL REPORT UPDATE:Short Assessment of Narrativ
学位
本篇是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践内容选自国际教育学家斯蒂芬·麦克洛斯基教授(Stephen Mc Closkey)的《新自由主义时代的全球学习和国际发展》(Global Learning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Age of Neoliberalism)一书中的第10和11章。本书认为国际发展部门正处于危机之中,这主要是因为新自由主义增长模式回避了当今
学位
中印两国作为近年亚太地区先后崛起的世界大国,随两国综合实力提升,中印关系已上升为影响地区局势乃至全球地缘政治走向的重要双边关系之一。两国间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但同时在诸如领土争端、南海问题、经贸纠纷、科技竞争等领域冲突与摩擦呈加剧趋势。究其背后,较低政治互信度成为阻碍中印关系良性发展的重大因素,根源在于民间认知与认同存在误解及隔膜,使双边关系在失调心态影响下脱离正常发展轨道。以知乎平台为例,中国民众
学位
本翻译实践报告的翻译文本来源于《新自由主义时代的全球学习和国际发展》的第七章至第九章。该书由史蒂芬·麦克洛斯基所著,在书中论述了新自由主义逐渐显露的弊端,并呼吁找出一种新的可实行的、能代替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通过阅读和分析文本,笔者发现原文本引用了多人的文献,兼具学术性和专业性,文中句子逻辑清晰严密,结构复杂且具有连贯性,应属于彼得·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中的信息型文本。在翻译该类型文本时,既要有效
学位
国家认同是在其他国家存在的前提下,一国民众对所在国家及其历史文化传统、政治经济制度、核心价值观、发展道路等的认知与接受,体现出一国民众对所在国家深厚的内在情感。公民国家认同培育的过程就是对公民爱国精神的凝结过程,更是对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过程。深化对公民国家认同培育的研究,符合国家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迫切需要,既是解决国内突出矛盾、传承优良文化基因的现实需要,也是应对纷繁国际局势、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必然
学位
本文是一篇翻译项目报告。翻译项目的原文为Dominique C.Badoer、Cem Demiroglu和Christopher M.James合著的学术论文Rating Quality and Borrowing Choice。论文研究的重点是评级质量如何影响债券收益率和发行人在私人债务和独立债务之间的选择。本报告的主要内容分四部分:翻译项目介绍,原文本的分析,生态翻译学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案例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