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科技一体化发展政策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t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技术领域的国家间竞争也愈演愈烈。高技术科研成果深化了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在日常生活领域的便利,同时科研成果与市场发展相结合能够大大提高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研究和科技发展(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RTD)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运行的主要因素。
  合作是现代国际关系的主流。国家间高技术合作是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合作是由不同国际行为体间通过一定合作模式最终实现共同利益目标的国产车,科技合作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技术交流转让、资源共享和科研人力资源的重组,因此影响国家间科技合作进程的最直接影响因素就是参与成员国自身以及合作国家间利益、资源、政治冲突和矛盾。
  欧盟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率先迈入区域性一体化发展,科技发展关系着国家经济水平和国防力量,欧盟多年来在科技政策投入巨大,科技合作体系发展相对成熟。但无论欧盟一体化程度如何,国家间的合作势必会存在各种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对欧洲科技合作具有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本文目的包括:首先,梳理欧盟重要的跨国科技合作政策,并分析欧盟科技合作政策现状;其次,研究欧盟科技发展的的推动力与制约因素。最后,研究欧盟科技合作政策的成员国合作困境以及发展方向。
  本文以欧盟国家间科技政策为研究对象,主要讨论了:第一、欧洲科技水平与欧盟成员国间科技水平差异与现状;第二、影响欧盟国家间科技合作的因素有哪些。
  针对第一个问题,本文以比较科学方法,首先对美欧双方科技水平进行了评估,得出欧洲科技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优势地位,因而欧洲科技政策也有一定研究价值。后又从科研(R&D)预算、SCI期刊论文数目、科技合作政策预算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等方面对欧洲内部各国家科研水平进行了评估,并以此作为欧洲科技合作成果的检测指标对欧盟成员国进行了科技水平的分类。
  针对第二个问题,本文以前文得到的各国科技水平为基础,对影响欧盟国家间科技合作的促进因素展开分析。最后,通过对欧盟科技合作困境分析,得到欧洲科技合作形式和发展的良性展望。
其他文献
我国证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较为严重的股价“同涨同跌”现象,根据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经验,完备的卖空机制有助于改善股价中的企业特质信息含量,降低股价同步性。2010年,融资融券制度被正式引入我国证券市场,旨在通过“融券通道”打破我国证券市场长期以来的“单边市”格局,以及通过“融资通道”活跃市场交易,促进多空双方信息在股价中的充分融合,提高股价信息含量以及市场定价效率。但与此同时,自两融业务试点以
本文试图评估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政策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欧盟国家。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是欧盟国家(EU)向世界其他地区(ROW)的出口商品数据,一共收集了15个欧盟国家共28年(1990-2017)的面板数据。并且使用了双重差分模型(DID)作估计并作政策评估。我们的DID估计结果显示,在2007年中国实施出口限制后,与稀土相关商品的总贸易额有所上升。同时,贸易量显着下降。我们的结论是,贸易额的增加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一个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特别是城乡发展不均衡,这一方面阻滞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延迟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牵制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因此,党的十九大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其20字总要求1中,产业兴旺是首要要求和基础2。产业振兴离不开要素的合理配置。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乡村大量青壮劳动力、资金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日益增强,农村垃圾的数量日渐增多,种类日益复杂,仅依靠传统的垃圾就地处理的模式已经无法解决农村垃圾问题。农村垃圾的随意丢弃处理容易形成垃圾山、垃圾围村等问题,影响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近几年来已经屡见不鲜。农村垃圾问题的妥善处理,有利于保护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尤其是近些
学位
2002年,我国开始试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随后迅速推向全国。该项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粮食产量每年都在不断增加,同时,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当前我国的粮食生产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比如:粮食生产效率不高、粮食生产方式有待优化、粮食补贴制度不够完善等等。我国粮食直接补贴额度每年都在不断上涨,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在促进粮食产量提升方面是否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果发挥了作用,那发挥作
学位
本文在两国贸易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双方在三十多年的贸易产品结构特点及其变化趋势,发现中国与日本的贸易产品结构在此期间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升级,但是中日两国间国际分工类型在总体上仍以垂直分工为主,同时具有局部向水平分工发展的特征。中国对日的比较优势商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领域,日本对中国的比较优势商品多数属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因此,中日之间基本上是在按照这种相对比较优势格局进
学位
该文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归纳与构建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理论,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分析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形式、功能及其约束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中国作为东道国如何解决由于大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而带来的与之相关的一些重大问题,同时并进一步探讨,中国作为投资国如何有效地利用内部贸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鼓励企业跨国化经营来带动贸易及经济的发展.
学位
版权转让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权利行使方式,在相当一部分国家的版权立法中占据重要位置。而我国在较长时间里,法律对版权转让未作出明确规定,理论界对此也存在争议,而现实生活中义始终存在这种交易。这使得我国文化市场交易法制很不健全,并成为发展以版权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的法律瓶颈。2001年修订的著作权法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版权转让制度,这项制度在我国刚刚起步,仍有不完善之处,在实践中公众对其认知程度不高。因此
无人前来提领已经运抵目的港的货物,这种情形目前在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中已经并不鲜见,本文作者在从事律师工作中就曾经代理过多起此类案件的诉讼,并痛感此类诉讼在给当事方带来严重损害的同时,也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然而,本文作者也深感这一问题远没有引起我国海商法学界、海事司法界的足够重视,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因此乏人间津。本文作者在总结自己代理此类案件所积累的经验基础上,对目的港无人提货相关法律问题进行
该文"引言"和第一章"导论"部分,试图厘清学界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认识,从比较法和法史学角度,总结惩罚性赔偿制度在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立法、司法、研究状况以及其发展趋势,并考察该制度与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现行法律制度的契合性以及中国目前的研究状况,剖析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对中国法治的现实意义.第二章"制度分析"部分,从法理学和经济学角度,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制度设计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