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体系下铜基纳米结构的溶液法制备及应用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t1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能和效用,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纳米金属材料的研究不可忽视。铜作为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在纳米领域的研究中,以其独特的性质,低廉的价格,受到国内外大量学者的关注。本文采用溶液中的还原技术,从各种不同前躯体CuO、[Cu(NH3)4]2+、Cu2(OH)2SO4、Cu(OH)2制备铜、铜基复合物入手,系统地研究了其制备过程中的影响条件及合成机理,并且结合XRD、TEM、SEM、UV-vis等现代物理手段,对产物的成分,形貌及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前驱体为CuO时的样品经XRD表征分析Cu/Cu2O复合物,SEM表征分析,其为规则八面体纳米笼结构,尺寸均一,在200nm左右。考察了不同反应因素对于八面体纳米笼形成的影响。经过UV-vis分析结果表明,产物在500nm和600nm左右有吸收峰,说明产物有光学活性。产物的分散性好,经过应用性实验表明,该产物对有机染料罗丹明B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在氨水参与的反应中,以前躯体[Cu(NH3)4]2+、Cu2(OH)2SO4制备得出的产物,经过SEM表征,其形貌为无规则纳米粒子,尺寸在200~500nm之间,说明不同前躯体对产物的形貌有较大的影响。在室温下,采用不同反应方式制备铜纳米粒子。单滴法样品经XRD表征分析,产物纯度极高,经SEM表征分析,其形貌接近球形,尺寸在200~500nm之间而双滴法制备的产物为不规则形貌,且不同滴加方式制备出产物的纯度亦有所不同。由此说明不同的反应方式对于产物的制备有很大影响,包括产物的纯度和形貌。
其他文献
人机大战已经落幕,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仍在继续,其讨论的着重点不外乎三个方面。第一,人工智能的产业未来;第二,人工智能是否会造成大规模的失业;第三,人类如何对抗未来机器的“吞噬性”。  产业方面,人工智能的核心内容是深度学习。近年来Google、IBM、Facebook等巨头纷纷涉足深度学习领域,深度学习以优秀的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等能力再次进入主流视野。  深度学习已经获得部分应用,并具有广阔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及生理检测的需要,能快速简易检测重金属离子的荧光化学传感器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各种传感器材料不断被开发和更新。咪唑是一类含氮的五元杂环芳香
纳米二氧化钛(TiO_2)问世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能及电性能,在催化剂、抗紫外线吸收剂、气敏传感器件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纳米二氧化钛应用的日益广泛,人们开始关注纳米二氧化钛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问题,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纳米二氧化钛对多种微生物和低等植物生长的调控作用,而它对高等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还较少。为研究纳米二氧化钛对高等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转运和
本文以新媒体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消费偏好进行论述,对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新媒体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的对策,旨在为高
目前我国幼师生源质量急剧下滑,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武汉市幼师生源质量的调查分析表明,幼师生源存在的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基于D-A1-D-A2型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的研究之前就有,但是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论文以获得高效的此类聚合物材料为出发点,设计并合成了两个体系的此类聚合物。与此同时,目前有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也以一种新的面孔出现在有机光伏材料中。与无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相比,有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具有结构更有序、性能更好等优点,基于此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个有规三元聚合物和其相对应的无
现阶段,随着近些年手机在新疆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农牧民本身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收入的增加,这些都对手机媒体在对农牧民传播方面的影响提供了可能。手机媒体已经进入了农牧民
摘 要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发展模式,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以传统媒介为主要播出平台的电视体育节目面临着很大的冲击。传统电视体育节目如何面对新的形势,实现自身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体育节目;发展策略  新媒体的迅捷发展直接推动了我国体育传播媒体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手机和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挑战传统电视媒体的传播模式,
图书编目是图书馆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序繁琐、技术性强,工作量也很大,如果一味依靠手工操作方式,势必无法提高编目效率。新媒体的诞生,为图书编目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本论文介绍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和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共小分子光伏给体材料吸收光谱窄、效率偏低和稳定性差等关键问题,设计合成了三类线型基于蒽及其衍生物(An)和吡咯并吡咯二酮(DPP)的供体-受体(D-A)型有机小分子光伏给体材料。通过核磁共振氢谱、飞行质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表征了中间体和有机小分子光伏给体材料的化学结构,系统研究了小分子光伏给体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光物理性能及电化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