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回收装置的工艺优化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p37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介绍了硫磺回收工艺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其发展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同时介绍了克劳斯硫回收工艺的基本原理、流程、影响因素、催化剂的应用及发展状况;介绍了尾气处理的意义和发展状况,多种尾气处理工艺的原理和特点。从而展现了保证硫磺回收装置尾气达标排放的多种途径。 通过对原锦西石化分公司(Ⅱ)套硫磺回收装置的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指出其硫回收率低、尾气排放无法达标的原因在于:配风控制方案落后、选用催化剂性能较低、工艺流程存在不合理问题以及无尾气处理设施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工艺优化方案:采用酸性气气相色谱在线分析控制方案优化装置配风;克劳斯硫回收部分选取将LS-971与LS-300催化剂组合填装的方案提高硫转化率;选用SSR尾气处理工艺新上尾气处理装置,保证尾气达标排放;同时提出了对克劳斯硫回收部分和尾气处理部分工艺流程的整体优化措施。 通过对上述工艺优化方案落实情况的介绍和对改进后实际效果的分析,表明装置的工艺优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说明工艺优化取得了成功。同时指出由于优化配风方案和工艺流程的整体优化方案尚未实施,装置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才能使其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更加先进,同时满足更高的环保达标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新环境标准的实施,焦炉烟道气的脱硝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而脱硝问题的关键是低温抗硫抗水脱硝催化剂的研究。Fe-Mn/TiO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低温脱硝活性,但有SO2和H2O存在时,活性较低甚至失活。增加TiO2的比表面积和改善TiO2表面酸性,有望提高Fe-Mn/TiO2的低温活性和抗硫抗水性。因此采用Fe和Cu掺杂还原的方式对TiO2载体进行改性处理,负载Fe-Mn为活性组分制备脱硝催化剂。F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