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UA)在临床上易发展为心肌梗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有研究报道,toll样受体激活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可以介导UA过程中的免疫炎症反应,在心肌细胞、内皮细胞等处表达程度升高,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的形成,促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目的:通过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UA血瘀证患者TLR2、TLR4、MyD88、 NF-κB的影响,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UA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证明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冠心病UA血瘀证患者有效,并从TLRs细胞信号通路水平揭示活血化瘀中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达到治疗心绞痛的目的。方法:1、筛选广安门医院心内科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UA住院患者80例作为UA组,选取我院南区健康体检人员20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比较UA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TLR4、MyD88、NF-κB表达水平。2、选取冠心病UA血瘀证患者60例,冠心病UA非血瘀证患者20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比较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TLR4、MyD88、 NF-κB表达水平。3、将60例冠心病UA血瘀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人。对照组依据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指南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16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日一次静脉注射,治疗10±2天。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TLR4和NF-κB的阳性表达率和MyD88的平均荧光强度。采集入组患者相关检查和实验室检验结果数据。4、所有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士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偏相关和回归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结果:1、UA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TLR4和NF-κB的阳性表达率均较健康人的阳性表达率高;UA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MyD88平均荧光强度较健康人表达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2、UA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之间呈正相关。3、UA血瘀证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TLR4、NF-κB阳性表达率和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UA非血瘀证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UA血瘀证组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MyD88荧光强度高于UA非血瘀证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血瘀证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6、治疗后治疗组TLR2、TLR4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各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治疗后治疗组NF-κB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8、治疗后治疗组MyD88平均荧光强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MyD88平均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冠心病UA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TLR4、MyD88、和NF-κB表达升高。2、TLR2、TLR4通过MyD88依赖性通路参与了UA过程中的免疫炎症反应。3、冠心病UA血瘀证患者血清hs-CRP水平比非血瘀证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4、冠心病UA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TLR4与血清hs-CRP呈正相关,可能在疾病发展中起协同作用。5、冠心病UA血瘀证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TLR4、NF-κB的表达高于冠心病UA非血瘀证患者。6、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UA血瘀证可能通过抑制TLR2、 TLR4/MyD88/NF-KB信号通路,抑制UA患者的炎症因子的释放,稳定斑块,缓解心绞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