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视角下的碳排放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cher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革命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耗了大量的化石能源,由此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造成温室效应逐渐显著,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为缓解全球变暖带来的危害,世界各国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碳减排措施。中国作为全球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承受着来自国际社会巨大的碳减排压力,为此,实施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已然迫在眉睫。然而,中国幅员辽阔,区域间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技术水平、产业布局、能源禀赋等方面不同,也导致区域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性。基于区域视角对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可以针对性地制定出符合区域自身特征的碳减排措施,从而促进中国碳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基于碳排放系数法计算出中国四大经济区域2003-2016年间的碳排放量,并从碳排放的特征以及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两方面定量分析区域的碳排放现状;通过分析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选取了总人口、城镇化率、人均GDP、外商直接投资额、能源强度、专利授权量、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和私家车数量共9个具有代表性的碳排放影响因素,综合应用STIRPAT模型和岭回归分析测算各影响因素对区域碳排放的作用效果;比较研究各区域2003-2016年间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差异性,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差异化的区域碳减排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2003-2016年间,各区域的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以2012年为分水岭,呈现先增长再波动式下降的态势;总体来看,各区域的碳排放强度基本呈现逐年下降态势;各区域的碳排放和经济发展的脱钩状态趋于良好,且区域间脱钩差距在逐渐缩小。(2)四大经济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效果不尽相同,其中城镇化率、专利授权量和私家车数量是四大经济区域2003-2016年间碳排放的共同影响因素;第二产业比重是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碳排放增长的第一贡献因子;总人口是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碳排放增长的第一贡献因子;第三产业比重是促进中部地区碳减排的第一贡献因子;能源强度是促进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碳减排的第一贡献因子。就各影响因素在2003-2016年间对四大经济区域碳排放的累积效应而言,总人口和第二产业比重始终都是促进区域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贡献因子,而能源强度和第三产业比重都对碳减排有促进作用。(3)基于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结合我国四大经济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本文从人口、产业、技术和交通等方面提出针对我国不同区域节能减排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能进一步完善中国区域的碳减排理论,还能为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特征,因地制宜,选择有效的碳减排路径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广泛收集全国各稻区主栽水稻品种98份,于2018年在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农业大学水稻所试验基地,通过分蘖期田间接种带菌高粱粒和室内菌饼离体接种的方法,对供试水稻品种进行抗纹
语文学科作为初中时期的一大重要学科,教师在进行教授时除了需要教授学生基础语言知识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其他的隐形能力。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期间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因为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除内分泌科室以外的其余科室住院糖尿病患者数量也不断上升。血糖异常与患者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干。院内血糖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其难度也在不断
抗菌药物是我国目前临床应用最多,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围手术期指患者因需手术治疗白住院时起至此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手术部位感染是医务人员非常重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公布我国COPD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患病率随年龄增加逐步增高,且病
中國在悠久歷史文明背景下擁有濃厚的民族精神,因此當中日戰爭爆發之時,中國抗戰漫畫有助於凝結中國百姓的團結愛國表現,尤其中國軍隊節節敗退之時,無辜民眾流離失所,被侵略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对老年性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为老年性重症肺炎的采取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20年8月在苏州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性重症肺炎患者54例
牛出血性败血病在养殖地区内并不罕见,一旦发病就会在成牛群内部的大规模传染现象,不仅是降低了牛个体的抵抗力,还对于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文基于目前牛
大量研究表明,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长期被管理者看成是衡量一个企业能否获取高额利润的重要指标的市场份额与企业利润的相关度在大大降低,而顾客忠诚度则成为与企业高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