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乳腺癌的DNA含量与病理组织学和激素受体等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4年10月-2006年1月间收治的65例乳腺癌、15例乳腺良性病变的新鲜组织、石蜡包埋组织及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在病理组织学观察的基础上,运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其DNA含量;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1)65例乳腺癌中DNA二倍体检出率为52.3%(34/65),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组100%(15/15),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1.069,P=0.001)。(2) 65例乳腺癌的SPF平均值为5.5887±4.3142,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两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t =2.997,P=0.001)。65例乳腺癌不同肿瘤大小SPF分布不同,肿瘤体积大于20mm,高SPF所占的比例更高,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584,P=0.032);组织学分级Ⅰ~Ⅱ级高SPF检出率低,Ⅲ级高SPF检出率高,差异有显著性(χ2=9.256,P=0.002);不同年龄、不同淋巴结状况及不同激素受体表达组中高SPF的检出率均显示一定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3)DNA倍体分布在65例不同类型乳腺癌中有差异,其中特殊类型乳腺癌二倍体检出率较高,均为100%,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不同临床病理学参数、不同激素受体表达组中DNA倍体分布不同,统计学无显著差异。(4)免疫组化检测增殖核抗原ki-67蛋白的表达与SPF有显著相关性(r=0.315, P=0.011);65例乳腺癌不同肿瘤大小和不同组织学分级ki-67表达不同,差异有显著性(χ2=4.623,9.158;P=0.032,0.002)。结论:(1)肿瘤DNA非整倍体的出现,可能可以作为判断良、恶性肿瘤的参考指标,有助于判断恶性肿瘤早期病变。(2)与临床病理学参数比较中,增殖指数SPF在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上更敏感,更有价值。(3)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乳腺癌DNA含量样品制备方法简单,测定结果客观,能快速得到有关DNA倍性和细胞周期的信息,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应用前景广阔。但单参数分析有一定局限性,应结合其他预后指标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