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山茶科植物的叶绿体基因和nrDNA基因分别为母系和双亲遗传,二者的联合分析为系统发育重建,特别是揭示网状进化过程提供了便利条件。茶组(Sect.Thea(L.)Dyer)属山茶科(Theaceae)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茶科植物的叶绿体基因和nrDNA基因分别为母系和双亲遗传,二者的联合分析为系统发育重建,特别是揭示网状进化过程提供了便利条件。茶组(Sect.Thea(L.)Dyer)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除茶(C.sinensis(L.)O.Kuntze)为广布种外,其余种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广西、贵州和四川等地。自从W.T.Dyer(1874)建立茶组以来,该组作为一个自然类群,不存在大的争议,但是组下系统分类至今在国内外学术界中争议颇多。
本文选择来自于叶绿体的2个DNA片段,通过序列分析对茶组的28个种进行了系统发育重建。主要结果如下:
(1)叶绿体DNA rpS12-rpL20和trnS-G的序列分析
2个叶绿体DNA片段联合分析,将茶组植物分为两大支,部分种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得到了分辨。该叶绿体基因的分析结果支持茶组植物为一个单系类群,但与以往将茶组分为子房五室类群和三室类群的观点不相吻合。
(2)茶组nrDNA ITS区研究结果
选用14个种茶组植物,对其nrDNA ITS区进行序列分析。茶组植物nrDNA ITS区扩增比较困难,且存在种内多态性,因而在测序之前需要对PCR产物进行克隆。
其他文献
本研究在查阅文献及各种技术比较的基础上,针对城市污染河道的治理,探索了一种以砂石为基质的湿地型生态岛技术,并进行了中试试验,与以泥土为基质的常规型生态岛进行比较,分析了该技术在氧气传递能力、水体交换能力、水质净化能力以及生态岛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等几个方面的能力大小。同时,初步评估湿地型生态岛技术在实际河道案例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是否能够有利于城市污染河道的治理修复,为未来城市河道生物修复技术发展带
目的:检测盐酸川芎嗪处理小鼠妊娠着床期的孕激素和雌激素、子宫和胚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e-6,IL-6)的表达情况,观测盐酸川芎嗪对体外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评估盐酸川芎嗪对早期妊娠的安全性。方法:从妊娠第1天开始,将妊娠小鼠分为3个用药组,按0.067mg/g换算,以不同浓度的盐酸川芎嗪(10mg/d.ml,2mg/d.ml,0.4mg/d.ml)持续灌胃,连续4天,同时设立对照
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human ribonuclease inhibitor, hRI)是一种酸性蛋白质(pI= 4.7),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浆中,分子量约为50kD,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1p15.5。RI是核糖核酸酶
作为我国养蚕生产上危害较大的蚕病为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BmCPV)病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Bombyx mori nuclearpolyhedrosis viru
摘要:化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初中化学传授给学生的不单是一些知识点的简单罗列,而且包含了一些生活中的自然現象的解释,因此,学好初中化学,对学生日后的思维模式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存在一些弊端,对实现初中化学的教学目标非常不利,因此,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不断被应用到初中化学课堂中,多媒体教学凭借其直观,方便的优势,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也存在了一些问题,如何利用
自然生境中,风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环境因子,已经引起生态学家的广泛兴趣。然而,目前对风和竞争如何共同影响植物行为的理解还很少。本文基于野外控制实验,研究赖草(Leymus secalin
目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是由间质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产生的多肽类细胞因子,又称间充质因子。HGF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促进细胞的
甘丙肽(Galanin,GAL)是一个29-30个氨基酸的酰基化神经肽。它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对神经发生和神经损伤修复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在神经发生和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神经细胞
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今天以丰富的植物种类、复杂的植被类型,被誉为“绿色明珠”和“植物王国”,其现今格局的形成无疑是长期历史演化的结晶。探讨其植物区系成分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