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与完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ge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的世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已经成为我国干部制度改革的重点,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我国整个社会改革攻坚阶段的关键环节。形成完善的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推向前进的客观需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度的理论、历史、现实、技术和趋势为基本内容,以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工作实践与整个人类社会官员选用历史形态、现实形态和技术形态演进为依据,通过导论、结束语和六章正文,围绕“如何建立完善的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度”这个主题,展开对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度的研究。导论指出,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是我们党推动各项工作的主要杠杆之一。如何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并科学合理地选用党政领导干部,是干部工作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该部分首先分析了选题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依据及论题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然后分析了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侧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最后概括了本文所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逻辑框架——理论、历史、现实、技术和趋势。第一章分析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基本原理及其改革与完善的时代意义。该章主要为研究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度提供理论指导。笔者着重谈两大问题,一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理论分析;二是改革与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度的时代意义。论文首先在理清“干部与党政领导干部”、“制度与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度”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归纳出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度的“分类、特征和实质”,进而揭示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度的“定位和功能”,初步形成了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度,实质上是党和人民依法进行政治资源分配的第一要务的结论;然后,分析了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度改革与完善的时代意义,着重从六个方面来揭示,认为它是适应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需要、政治制度发展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根除腐败现象的要求以及适应非竞争性政党体制的内在要求。第二章分析了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三大历史形态。该章主要是为研究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度提供历史形态的比较与借鉴,提供“外部”历史依据。论文指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选官制度大致分为中国古典选官制度、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公务员选用制度和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干部选用制度三大历史形态。首先分析了中国古典选官制的演进,指出中国古典选官制是皇权主导型的选官制,并分析它的三大特征,进而揭示了它的地位和作用;其次介绍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公务员选<WP=5>用制度的演进和概况,指出它是资产阶级政党主导型的选官制,并分析其社会基础和理论基础,特别是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公务员选官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再者分析了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干部选用制的变动与特征,指出干部选用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三章对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度的历史进程进行了专门考察。该章主要为研究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提供“内部”历史依据。论文首先分析了三大历史阶段,即建国前党的领导干部选用制的探索、改革开放前中共干部选用制的演进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度的发展,指出了三大时期干部选用制度的成绩与局限;然后分析了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弊端和历史经验。第四章进行了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度的现状分析。该章主要是对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度的现实形态进行考察,并为研究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度的改革提供“现实依据”。论文首先分析了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度改革所取得的五大成绩,主要包括认识的深化、政策上的规范、理论的创新、高层领导集体更替的制度化等;然后分析了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和制度弊端,详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工作中存在的十大问题,如形式化的倾向、程序虚设、买官卖官、窝里斗问题、政绩观问题、依附性问题等等;还剖析了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度所存在的四大弊端,即,领导干部资源配置机制不尽合理、党政领导干部的竞争机制不够科学、领导干部的科学鉴别机制不够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不够有效;最后分析了这些问题与弊端的原因,并对这些成绩和问题进行了总体上的评价。第五章进行了干部选拔任用若干具体模式的制度评价。该章主要是分析党政领导干部的技术形态,也是为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度创新提供技术形态的现实基础。论文首先进行了公选制与选任制、考任制、委任制及公开竞争上岗制的制度比较,指出它们的异同和适用范围;然后进行了公选制与中国古代科举制的性质、内容、形式和功能的比较,与现代西方文官选用制度的比较;最后专门分析了公开选拔制的特点、地位和作用。第六章分析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与完善的基本思路。该章主要分析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度的趋势和任务。论文指出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度改革与完善总的方向是实现选人用人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基本任务是观念创新、制?
其他文献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日本企业的崛起,人们注意到了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的融合——企业文化。近几年来,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制
20世纪末出现的剖面建筑现象,其外部形态的剖面性强调了空间和建筑形态生成的思考方式。从"功能"(program)和"身体"(body)的感知出发是其两种典型的空间思考方式。这类建筑强调建筑生
论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及其演进的过程做了较为深入、系统地分析、比较和评述,并重点介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测度理论。然后,论文运用系统科学、应用统计学、信
民间迎神赛社活动最初根源可以追述到古老的社祭,社祭活动与其它村社活动融合,导致综合性的大型迎神赛社产生,在迎神赛社纷繁芜杂的内容中,戏剧因素是迎神敬神仪式中必不可少的一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时代和全局高度,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应该发展什么样的哲学社会科学、新时代应该如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等重大问题,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
加入WTO之后,随着关税的降低和我国市场的更加开放,我国反倾销的形势也越来越严重。然我国《反倾销条例》和一系列对外经济贸易部、商务部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规章、规则和规定还
银行监管主体是金融体系中一个重要主体。通过银行监管主体的有效监管,可以减少银行风险,促进银行业稳健运行,保护存款人及其他客户的合法利益。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
2019年8月9日,广药集团王老吉联手广东省交通集团深入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项目工地,一起举办&#39;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致敬新时代的烈日英雄&#39;的慰问活动,为在高
本文首先从历时角度考察了二语研究理论的不同视角和发现,分析二语迁移研究理论视角的变化过程,进而讨论概念迁移假说的缘起及其研究现状。然后基于认知语言学对语言、认知、
目的探索临床护理路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5月至12月进入临床路径返流性食管炎患者21例列为2组,进入临床护理路径的胃食管流病患者例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