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出生”在90年代小说抒写中的意义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文学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少文学作品都对人的“出生”作了描绘。如果把那些作品放在一起,几乎可以形成一道独特的文学景观。然而,目前学界还没有人对文学(特别是现当代文学)里的“出生”描写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作家在作品中决不会仅为了单纯的描写而去写“出生”,背后总有他的目的。鉴于此,本文对90年代描写“出生”的代表性小说进行分析研究,来探讨“出生”作为文学描写的对象所隐含的意义。文章主要以人本主义的理论从多角度地来观照作家笔下的“出生”描写。在90年代小说中,作家借助“出生”所表现的意蕴是丰富的:有的作家通过“出生”描写去塑造母亲的形象,由此来展现母亲的苦难或命运;有的则为了塑造“出生”主体(婴儿)的命运,又或者是关注母亲与子女两者的命运;再有的就是为了探讨人生存的本真意义或是表达对现代社会的个人思考。尽管“出生”在90年代小说抒写中所承担的意义不一,但是这些意义的背后,实质上正体现了文学描写向人本主义的回归。因为它们归根结底都是出于对人的命运、人的存在的关怀。
其他文献
吴奔星先生的诗论与创作实践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发展的,他的诗歌理论及其创作实践主要涉及“诗情”和“诗美”。本文旨在弥补吴奔星诗歌研究方面新体诗和旧体诗、“诗情”
本文从“政治三元论”出发,以文学想象政治为脉络,以革命文学为背景,深入阿英的想象世界,尝试系统勾勒阿英“文学-政治”批评模式的基本面貌与特征。作为“想象中国”的一员
《梁溪漫志》是南宋费衮撰写的一部散文笔记,共十卷。此论文以《梁溪漫志》的文本内容研究为主,用以此相关的诗文、史传等资料与之互证,看通过文本所反映的作者费衮的思想、
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传统的“规模型”装备保障方法正在逐步向“按需提供”的高度敏捷的、可靠的保障体系转变。船艇装备“精确化”保障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精确
傣、泰干支文化源于汉文化,在吸收的过程中则发生了一些变异,即:西双版纳傣族、泰北兰那泰人一直沿用汉族的干支纪时法,并借用了干支读音。而泰中泰人除了在15世纪30年代以前曾使用过
游戏娱乐节目的环节是由主持人组织嘉宾及观众即兴完成的,主持人的语言是穿引整台节目的脉络,起着润滑剂和兴奋剂的作用,因此显得格外重要。游戏娱乐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
目的探讨影响初中聋生健康的家庭因素,为促进聋生心理健康和改善家庭环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和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和《家庭环境量表
<正> 中央宣传文教系统各单位,重视发挥离休干部的作用,采取个人自找工作和组织安排工作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种形式,充分利用老干部的“余热”,为四化继续作出贡献。离休干部
期刊
研究了随钻声波传输中压电换能器声源发射功率,提出了并联式压电换能器阵列双频匹配方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使压电换能器声源机械转换效率达到最大,在双频谐振点的发射功率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人格问卷、防御、应对与完成认知作业之间的关系,为自杀早期干预提供预防措施。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选取自杀意念者和对照各112名,应用B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