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促进健身跑运动更好的发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分析了公园健身跑者的个人特征,体育参与行为、参与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并找出这些行为的表现特点和方式,推动全民健身,引导大众体育的健康持续发展。结果表明: 1.北京市公园健身跑者在年龄上主要以20-39岁为主;在性别上,男性多于女性,但女性参与跑步的比例有所提升;在受教育程度上,本科学历比例最高;在收入程度上,65%的参与者月工资收入在6000元以上,主要体育消费用于购买运动装备和参加比赛。 2.健身跑参与者以跑龄在1-2年、每周跑步3-4次、每次1-2小时为主;以参团跑形式进行,主要借助跑步APP和微信进行沟通和交流。 3.健身跑者主要参与动机是休闲娱乐和强身健体。在其他动机方面,男女参与者存在差异,男性在参与社会交往和减压放松方面高于女性,而女性在保持身材和追赶潮流方面高于男性。 4.影响健身跑者参与行为的因素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体育观念因素、个人社会特征因素、个人身体状况因素、体育知识因素和运动体验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天气因素、场地因素、信息获取与交流因素、组织形式因素和国家政策因素。 建议: 1.社会体育组织者应加强健身跑者在跑步活动中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公共秩序意识,协调健身跑者与其它健身群体及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的关系。 2.政府部门及跑步团体应培养一定数量的跑步社会指导员及跑步教练,使健身跑参与者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健身跑活动,以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根据不同跑者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使跑步成为一项可持续进行的健身活动。 3.政府规划部门和城建管理、体育管理部门应加强健身跑场地的开辟和维护,在公园、景区等地方规划专用健身跑道、专用塑胶跑道,医疗、公共卫生间等健身跑配套服务设施,从硬件上为跑步运动和全民健身做更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