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地方基层组织研究

被引量 : 32次 | 上传用户:wen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封建社会县以下地方基层组织,由于涉及许多中国封建社会的深层次问题,而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研究领域。国内清代地方基层组织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再度兴起,从各种角度探讨清代地方基层组织的研究论著逐渐增多。论者除了研究探讨清代地方基层组织的演变源流、组织结构、职能作用等外,还深入到封建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以及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等深层次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清代县以下地方基层组织的演变过程,并以华北地区为例,说明清代地方基层组织的结构、职能、内部关系运作方式等。主要观点如下。 清代在政权建立之初,恢复建立的里甲组织企图就遭到极大阻碍。从首次举行编审,到柯耸的《编审厘弊疏》,在很短的时间内里甲制度就已经暴露出严重不适合社会现实的种种弊端。明末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殖与流动、土地买卖兼并以及大多数农民贫困加剧等因素,动摇着里甲制度。里甲组织被冲击的状况在清代前期仍在延续,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役征取和社会稳定,国家政权不能有效地控制地方基层社会。 雍正时期开始的以摊丁入地为主要内容的赋役制度改革,带来了基层组织的变革。清朝政府逐步放弃了依靠里甲体系管理乡村的做法,里甲中组织逐步被保甲组织取代。这种变化的本质意义在于,封建国家不仅对农民的编户方式发生了改变——从注重管理为国家提供赋役的“在籍”人户(即编审册上的人户),变为注重管理乡村中实际居住的人户,而且力图渗入乡村社会,对乡村的实施更严格和更直接的统治。清代中期以后,乡——村结构构成了地方基层的主要组织形式,村庄尤其成为国家管理农村基层社会的基本单位,国家政权透过乡和村庄的职役,掌控村庄和农户,乡村职役出现行政化发展趋势。与以前历代相比,国家对于地方基层社会的统治进一步加强了。 现存的清代河北省宝坻县和获鹿县的地方档案,揭示出乾嘉道时期地方基层组织的真实情况。清政府颁布的保甲制度基本上在这两个县得到实施。清中期以后,在地方上普遍出现的是承担地方主要公务的保甲组织,这个组织大多分为乡——村两级,乡村负责人以连带责任的方式向县衙负责。 清代地方基层组织是沿着国家权力逐步深入乡村的轨道演进的。废除里甲组织,引入保甲机制,建立保甲组织,配合了赋役制度的改革的推行。乡村中绅衿地主和豪门大族势力受到抑制,国家权力得到加强。村庄负责人——乡保、牌甲长从普通的中等农民中产生,保证了州县政府能够顺畅地对乡村的行使职权,并通过对于乡村负责人严酷压榨,实现对乡村的统治。
其他文献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作为一类兽药目前在集约养殖业中被用作饲料添加剂大量用于禽畜疾病防治。摄入禽畜体内的兽药抗生素并没有被全部吸收,大部分随禽畜粪便中排出体外,进入环境
石油管道泄漏可能污染地下水,为有效控制和修复油污对地下水的污染,许多学者针对油污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模型开展了研究。国外起步较早,已取得丰硕成果,而国内起步较
建筑顶部是建筑物履行庇护功能的最主要的部分,是建筑立面竖向发展在上端的视觉结束区域,是建筑体量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建筑顶部与其它建筑构成要素相比较,所受的约束较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腹部外科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20例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病例纳入本次研究,设为观察组,另取20例非糖尿病
在中国传统的艺术形态中,语言和图像构建的互文关系颇为常见,明清小说评点文本中援引的绘画语汇与小说文本之间构成的互文关系则属于一种隐性的互文现象,它将传统的语言与图像之
目的探讨CT,MRI影像学检查在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早期股骨头坏死56例(共98髋),均进行多层螺旋CT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各
诗画教学是针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思维特点,教学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经验,运用幼儿喜欢的节奏明快、情节有趣的诗歌,配以线条简洁且一目了然的简笔画、图形画、一笔画等各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汽车产业的大发展是以进入私人汽车消费时代为前提的。中国汽车工业从1950年发展至今,经历了50多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阶段。从1984年政府第一次
支持自主型课堂是基于罗杰斯的学生中心观和建构主义的学生主体观、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对于学生自主型学习动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而提出的科学教学模式。其核心特征在于以学生为
为了解柚木种子的播种品质(千粒重和生活力)、吸水率和发芽率,采用单因素和复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实验对其混合与不同家系种子进行以上指标测定。结果,柚木种子千粒重为584.7~919.7g,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