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次科技革命的爆发,都会将人们送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近年来,互联网数字信息技术广泛普及、发展迅猛,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囊括政治意识与价值观念的网络媒介逐步成为承载人们思想、文化与意识交融的前沿阵地。一方面,互联网的推广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开辟了新的空间,也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形式的革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在机遇的背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教育话语互动缺乏、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教育话语吸引力与影响力弱化及教育话语引导力失范等一系列新问题。面对新的现实背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革新传统教育模式,积极、主动并且充分的掌握互联网背景下的话语权,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网络阵地上的优势作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与稳定,进一步深化网络文化育人功能。本文以互联网现实发展背景为视角,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结合文章内容的框架设置,将本文重点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阐述了本文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目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等。第一章是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理论概述。不仅概括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理论依据,同时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特征进行了详尽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功能进行了阐述。第二章是研究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现状的部分,第一节重点叙述了互联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所带来的机遇,具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空间发展、内容与手段的革新、范式的创新;第二节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当前困境,包括主客体间缺乏互动、话语权影响力弱化、话语内容陈旧、话语环境失范等方面;第三节是针对第二节困境阐述的基础上,对当前问题进行的原因归纳,不仅包括话语内容、话语形式、阵地意识、专业队伍、平台搭建、配套制度等内部因素,同时也包括网络文化多元化的外部因素。第三章是在上述研究内容与现实调研基础上提出的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发展路径,即要坚定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政治导向、认同受教育者话语权地位、革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与内容、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化、搭建多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平台、优化网络传播环境、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外部机制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