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蛇藤提取物协同miR-144抑制胃癌的作用机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3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胃癌(gastric carcinoma,GC)是一种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大部分胃癌患者病程早期的自觉症状并不明显,往往就诊时已经伴有转移。虽然医学技术不断地发展,但是胃癌的检查和治疗手段仍然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胃癌细胞对放化疗不敏感,易转移复发。因此,研究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有助于建立新的胃癌诊断标志物,发现新的治疗靶点。MicroRNA(miRNA)是一类约22(21~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在调节基因功能方面有着重要作用。miRNA功能失调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生物学行为有关,包括增殖、转移、血管生成和免疫逃逸等。miR-144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具有抑癌作用,可调节肿瘤上皮间质转化。但目前有关于miR-144与胃癌关系的报道并不多见。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属于磷酸肌醇-3-激酶(PI3K)相关激酶(PIKKs)家族成员,具有类似于脂质激酶PI3K的C-末端蛋白激酶结构域。mTOR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mTOR在多种实体肿瘤中高表达,通过激活核糖体激酶,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存活和侵袭转移等。miR-144与mTOR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然而,两者在胃癌中的相互作用尚不清楚。我们前期研究发现,中草药南蛇藤茎乙酸乙酯提取物(Celastrus Orbiculatus ethylacetate extract,COE)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为了探索南蛇藤提取物是否协同miR-144靶向mTOR抑制胃癌,本文首先检测了miR-144在胃癌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水平;然后,通过瞬时转染技术,构建高表达miR-144的人胃癌MGC803细胞株,研究miR-144与mTOR蛋白的关系;最后,南蛇藤提取物干预后,研究药物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其分子作用机制。本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人胃癌组织中miR-144的表达水平目的:检测人胃癌组织标本中miR-144的表达水平。方法:20例胃癌患者,来自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恶性肿瘤。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胃癌组织miR-144(包括miR-144-3p和miR-144-5p)的表达量,以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作为阴性对照。结果:胃癌组织中miR-144-3p和miR-144-5p的2-ΔΔCT值分别是癌旁组织的24.0%和20.3%。该结果表明,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miR-144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MiR-14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减少。第二章人胃癌MGC803/miR144+细胞的构建及miR-144与mTOR的相互关系目的:构建高表达miR-144的人胃癌MGC803细胞株,并探讨miR-144与mTOR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人胃癌MGC803细胞体外培养至对数期。通过瞬时转染技术,将高表达的miR-144质粒转染至人胃癌MGC803细胞中,设立空白载体对照组和野生细胞阴性对照组。质粒转染48 h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绿色荧光表达情况。收集细胞并提取总RNA,使用qRT-PCR技术,检测miR-144和mTOR mRNA的表达量。同时,运用 Western blot 法,检测 MGC803/miR144、细胞中 mTOR、p-mTOR、PI3K、AKT、4EBP1和p-4EB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质粒转染48h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MGC803/miR144+细胞中绿色荧光信号明显增强。qRT-PCR结果显示,MGC803/miR144+细胞中,miR-14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mTOR mRNA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TOR、p-mTOR、PI3K、AKT、4EBP1及p-4EBPI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1、成功构建人胃癌MGC803/miR144+细胞株。2、在胃癌细胞中,miR-144可能通过降低mTOR的表达水平,发挥抑癌因子的作用。第三章南蛇藤提取物对人胃癌MGC803/miR-144+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目的:观察南蛇藤提取物(COE)对MGC803/miR-144+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对数生长期的人胃癌MGC803/miR-144+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OE(20,40,80,160,320 μg·mL-1)。各组药物作用 24 h 后,利用 MTT 法,检测 MGC803/miR-144+细胞的增殖率,根据半数抑制浓度(IC50)。同时设立空白质粒对照组、不加药阴性组和阳性对照组(5-Fu,50 μg.mL-1)。细胞划痕实验分析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N-cadherin、Vimentin及E-cadherin)的表达差异性。结果:药物作用24 h后,MGC803/miR-144+细胞的增殖能力受抑制,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P<0.05)。经计算,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126.86μg.mL-1。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空质粒对照组细胞相比较,高表达miR-144的人胃癌MGC-803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受抑制。各用药组之间进行对比,与未经药物作用的细胞相较,南蛇藤提取物明显抑制人胃癌MGC803/miR-144+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COE可显著增加E-cadherin的蛋白表达量(P<0.05),降低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量(P<0.05)。结论:南蛇藤提取物可抑制MGC803/miR-144+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
其他文献
产品平台作为一组相似产品间在一定水平上共享的功能、技术和结构组成的产品架构,以及表达功能、技术和结构信息的知识架构。基于产品平台进行产品族开发既能有效降低开发成
目的连续入选就诊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同时进行冠脉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和进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写作是英语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习得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然而,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在写作方面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高中英语教学应该牢牢把握写作特点,明确写作并不局限为产出能力与语言能力的表达与体现,也蕴藏着思维的输出与发展。2017年,教育部在其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是指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语言能力四位一体的整合。其中,思维品质包括
学位
目的:近年来,中药复方相互配伍减毒增效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附子为常用传统中药之一,由于其疗效卓著而又具有毒副作用被广泛关注。因此,如何对其进行减毒增效是非常重要
目的:通过收集127例夜间睡眠打鼾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和单纯打鼾患者的一般情况和
近年来,在国内外各类畅销书排行榜,悬疑类小说一直占据榜首位置,越来越多中国出版商开始引进国外优秀的悬疑小说。因此,悬疑类小说的翻译需求也越来越大。由于悬疑小说与正统文学作品有较大的文体差异,文学地位较低,目前的汉译作品质量也不甚理想,对悬疑小说的翻译研究急需创新和发展。本翻译实践报告选取英国小说家林德塞·法耶的新作《百丽宫酒店》作为翻译实践材料,对其前两章内容进行翻译。本文选择关联理论作为翻译理论
研究背景与目的:自从1996年脊柱外科领域权威杂志《SPINE》上发表关于腰痛作为人类世纪难题的文章,腰痛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椎间盘变性引起的慢性背痛和颈肩痛是威胁人类
含氮氧化物NO_x、有刺激性的无色气体NH_3以及液相油品中的C_5H_5N、C_4H_5N和C_4H_4O均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研究如何从空气和液相油品中去除含氮化合物以降低污染成为当前一个热点问题。在多种脱氮技术中,吸附脱氮因环境友好、易操作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对于吸附脱氮,吸附剂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其脱氮性能。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剂材料,在具有传统吸附剂特点的同时,还具有
目的:研究恢复期脑梗死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 CISS)与年龄、性别及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从病因学及体质学角度明确恢复期前循环脑梗死发病机制,以指导临床尽早、主动地进行个体化、精准化预防及诊疗。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脑病科260例恢复期的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相关指标等对患者的
番茄灰叶斑病和黄萎病是番茄生产上经常出现的两种主要病害,Sm和Ve基因分别是番茄灰叶斑病和黄萎病的主要抗病基因。本研究以番茄灰叶斑病的抗病纯合体(Sm/Sm)、抗病杂合体(Sm/sm)和感病纯合体(sm/sm)为实验材料,根据与Sm基因紧密连锁的RFLP标记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对PCR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寻找酶切位点,创建了一个新的与抗病基因Sm紧密连锁的CAPS标记“T050”;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