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西太平洋暖池以及大气环流的长期变动趋势研究

来源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研究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太平洋暖池、西太平洋副高和Hadley环流互相影响,对西太平洋和东亚地区的天气变化产生很大影响。本文引入重心的概念,分别描述了西太平洋暖池、西太平洋副高和Hadley环流的长期变化趋势,并分析了三者的相关关系。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利用海温强度指数、面积指数和重心来分析西太平洋暖池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以及在El Nino/La Nina时期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季节变化方面,西太平洋暖池重心呈一个西北‐东南倾斜的“8”字型结构,3月和8月分别为暖池重心运动的转折点;年代际变化周期的暖池重心呈现“纬向‐经向‐纬向”的移动特征,其转折点分别与上世纪气候突变的时间相一致;发生El Nino时,暖池重心明显偏东,而发生La Nina时,重心则显著偏西。接着,利用重心和国家气候中心定义5个副高常用指数:面积指数、强度指数、西伸脊点、脊线、北界来分析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得到如下结果:西太副高重心的季节变化大致呈一个东北‐西南倾斜的“8”字型结构,4月和8月分别是重心运动的转折点;1951~1975年,西太副高重心以西移为主。70年代后期,重心向西南方向大幅度移动;西太副高重心与另外5个指数存在很好的相关。当副高重心偏东时,西伸脊点偏东,副高面积收缩,脊线和北界点偏北。当副高重心偏北时,副高强度减弱,面积收缩,西伸脊点偏东,脊线和北界均偏北。然后,利用质量流函数和夏/冬季环流指数分别对全球Hadley环流和110°E-150°E范围Hadley环流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48~2010年,北半球Hadley环流强度具有明显的增强趋势,中心向南、向高处移动,南半球Hadley环流强度变化呈现强‐弱‐强的年代际振荡,中心有向南移动的趋势;和全球Hadley环流相比,北半球冬季,110°E~150°E范围Hadley环流在南北方向上变宽,Ferrel环流消失,北半球夏季,南半球Hadley环流发展旺盛,其上升支从赤道一直延伸到60°N,北半球全部是上升气流,只在南半球存在一个环流圈。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和90年代之后,110°E~150°E范围Hadley环流的夏季环流指数有增强的趋势。冬季环流指数的变化则并不明显。最后,论文对西太平洋暖池、西太平洋副高和110°E~150°E范围Hadley环流作了相关性分析,得到结果如下:当秋冬季西太平洋暖池重心偏西时,冬季北半球110°E‐150°E范围Hadley环流强度偏强,第二年春季西太平洋副高面积偏小,西伸脊点偏东,重心偏北。
其他文献
采用芦荟和柠檬酸、酒石酸复合羧酸对棉织物进行抗皱和抗紫外线整理。研究了复合酸质量分数与配比,以及芦荟质量分数对织物折皱回复角、抗紫外线性能、断裂强力和增重率的影响
为了建立并完善吕梁黑山羊耳缘成纤维细胞培养体系,为进一步的克隆试验提供最佳生长状态的供体细胞,在常规培养液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新生牛血清(0,5%,10%,20%,40%),每天在
目的探讨以体外模型诱导M2型巨噬细胞的可行性方案。方法不同浓度的分化剂PMA体外诱导人单核细胞株THP-1获取巨噬细胞(THP-1-Mφ),通过吞菌实验(在计数的基础上染色后用卡介苗侵染细胞)观察THP-1-Mφ的活性。分别用细胞增殖示踪荧光探针(CFDA SE)染液标记THP-1-Mφ为绿色,Hoechst 33342染液标记卡介苗(BCG)为蓝色,在活细胞工作站下观察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由于P
运用粘滞迭代方法,提出一种寻求2个广义均衡问题解及无限多个非扩张映像不动点集的公共元的新的迭代格式,在Hilbert空间中,证明了该算法的强收敛性,推广和改进了相关的结果.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地提升,使互联网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自身的重要作用与价值,使其与人们的日常生 活、工作、学习等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也使现代化科学技术
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了香蕉纤维的理化特征。通过分析3种活性染料对香蕉纤维的上染速率、上染率和固色率,并与亚麻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比较,发现香蕉纤维的染色性能与亚
复合涡旋可以通过不同的光学涡旋叠加产生,通过两束平面涡旋共线叠加,对两束平面光学涡旋的叠加作了理论分析.讨论了不同情况下复合涡旋中心的分布情况,通过几何解析法找到了
小学班主任管理的质量影响了学生未来发展的质量。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活动的现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这篇文章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深入研究了小学班主任
电化铝烫印箔,是以双向拉伸聚脂薄膜为基材,在其表面依次涂覆离型层、着色层、镀铝层和粘结层,再经梯度式高温干燥制得。烟用接装纸烫印用电化铝烫印箔的生产中,存在电化铝烫印箔剥离强度偏差大、着色层表观缺陷多、粘结层热熔胶性能不佳、烫印不清晰、附着力不强等问题。研究离型层剥离强度定量测试方法、着色层配方及其涂布工艺、粘结层热熔胶配方与制备工艺对开发烟用接装纸烫印用电化铝烫印箔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业应用前景。
纳米级别的忆阻器、忆容器和忆感器作为新型的电路元件,具有不同于其它电路元件的独特性能,在非易失性存储、神经网络、数字逻辑电路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中HP实验室在2008年成功研制出了忆阻器的物理器件,使得忆阻器迅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而到目前为止忆感器的物理器件还没有实现,对于忆感器的研究也比较少,主要是一些建模与仿真。本文主要研究忆感器数学模型和其仿真电路的构建,基于忆感器模型设计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