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虚拟实在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xiangr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拟实在是人们对现实事物虚拟化后的存在,与自然事物一样,这种真实的存在直接影响着人们。实在与虚拟实在的关系如同地基与楼房,从自然界中产生语言、风俗、符号、上帝、制度、数字这些虚拟化的实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个虚拟化的过程,随着虚拟化工具(实物虚拟、符号虚拟、数字虚拟)的发展,我们的世界不仅越来越人化,也越来越虚拟化。人化的世界就是虚拟化的过程,而虚拟的结果必须是以实在的形式出现。虚拟实在并没有冲击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相反它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了世界的本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价值学说和时空观等哲学思想。虚拟实在深刻地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本文论述了虚拟实在的来源、实质、结构、形式和功能。虽然关于虚拟实在已经有很多人从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等哲学角度探讨过了,问题是深入了,可争论也更多了。因为就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本身还在争论不休。所以笔者干脆抛开对似是而非实在的考察,直接对虚拟进行探讨,分析虚拟化的过程,也就是实在化的过程,从而确定了虚拟实在就是人所创造出的新的实在。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结合当今哲学界的相关理论,论述了虚拟及虚拟实在的来源及实质。第二部分到第五部分用系统论的方法分别论述了虚拟实在的结构、形式和功能。虚拟实在的结构可大概分成三个层次:虚拟三境——拟境、意境和文本。意境是一种主要借助语言文字而再创造的实在;拟境(虚拟情境)是现代虚拟技术所提供的实在;文本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产物,包括风俗习惯、法律规章、宗教、哲学和科学等抽象化的文明。虚拟实在的形式有经济虚拟化的发展、符号化的世界、感官化的世界和虚拟技术化的世界。虚拟实在既有发展的作用,又有异化的功能。最后两部分是用虚拟实在的理论辨析了当今一些热点问题,阐述了虚拟实在理论对哲学、科学以及社会生活的影响。
其他文献
社会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福祉。但与此同时,却使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而不择手段,道德意识淡薄,导致人们的道德水平不断滑坡。针对这种道德问题,对于
学位
尼采的政治哲学并非是以格言形式堆积而成的一盘散沙,笔者认为,尼采的政治建构有其一贯的逻辑性,体现为其政治哲学是建构在强力意志或生命意志基础上的并使生命达至艺术拯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