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化石燃料的不断消耗,空气质量日益恶化,雾霾天气越来越高频大范围的在全国发生,对人类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雾霾中的PM2.5是对人体健康产生巨大危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用空气中PM2.5含量监测值,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基于有效数据进一步对未来PM2.5浓度变化范围进行合理预测,并探究PM2.5对不同年龄层人群的暴露度,对各年龄层人群的健康风险的影响。首先,本文以大连市内四区为研究区域,从年际、季节、月份、单监测点等方面详细分析了 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探究PM2.5分布对人居环境的影响;其次,将人群以年龄划分儿童、成人和老人三个目标群体,研究PM2.5对不同年龄层人群的暴露度及影响因素,探索不同年龄层人群的暴露度差异,并分析不同年龄人群对PM2.5的认知情况和行为情况;再次,通过对老年群体的发病率、死亡率和入院治疗PM2.5引起的相关疾病率进行整理分析,结合老年人群相关PM2.5暴露度,探究PM2.5暴露度对老年人群的健康风险的影响。论文主要结论如下:三年PM2.5日均最小值保持稳定,PM2.5日均最大值呈上升趋势,PM2.5日均浓度范围逐年扩大,PM2.5平均浓度呈缓慢上升趋势。PM2.5全年总浓度变化范围为3-275μg/m3,且浓度水平呈季节变化特征,冬季明显升高;空间分布北部地区高于南部地区,甘井子监测点浓度最高,凌水和傅家庄监测点最低;时间分布1月整体浓度最低,10月整体浓度最高,7月各地区之间的浓度相差最大。仅从PM2.5浓度高低角度出发,处于低值区的住宅小区更适宜人居,处于过渡区的住宅小区仅次于低值区的,且比高值区更适宜人居。通过个体暴露度计算可知老年人群普遍PM2.5个体暴露度较高,各年龄层人群的PM2.5暴露度呈显著差异。PM2.5个体暴露度的影响因素与AQI、居室距主干道的距离、居住楼层有关,成人还跟个体通勤方式和个体工作强度有关。各年龄层人群对PM2.5暴露度健康风险的认知选择和行为选择,在普及知识前后有明显差异。PM2.5暴露度对人居环境的影响呈负相关,PM2.5暴露度越大,人居环境质量越低。PM2.5暴露度与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发作均存在显著滞后相关。每日住院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例数同PM2.5暴露度呈正相关,同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呈弱正相关,且与最低气温相关度最大;同气压、相对湿度、风速及能见度均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