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芒雀麦抗旱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lj780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来自国内外12个地区的无芒雀麦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抗旱性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抗旱性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种子萌发期和苗期。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研究采用PEG-6000(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环境,苗期试验采用连续干旱法,遗传多样性采取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选取了7项指标,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抗旱指数、发芽动态图及半致死胁迫浓度。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各指标均呈下降的趋势。在这7项指标中,相对发芽率、相对
其他文献
从南京汤山温泉样品中分离到18株产高温蛋白酶菌株。经过复筛,得到高温蛋白酶高产菌株TS1、TS2、TS3和TS4,并对其做了生理生化鉴定。经过牛奶滴板实验和液体发酵培养测酶活发现四株复筛菌株中TS1的酶活最高,故选TS1为液体发酵菌株。经过形态特征观察,初步鉴定菌株TS1为好氧芽孢杆菌属菌株(Oxybacillus sp.)。 设计多因素试验,考察了不同种类的碳源、氮源及各种金属离子的添加对
水稻作为重要的模式植物和粮食作物之一,在基因组研究和粮食生产中有重要影响。水稻功能基因研究揭示的发育和抗旱的关键基因,为水稻生产和育种提供了指导。水稻基因组中的功能
苹果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酸,是三羧酸循环(TCA)的中间产物之一。由于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存在两种手性对映体L-苹果酸与D-苹果酸及一种外消旋体DL-苹果酸。长期以来,苹果酸广
本论文使用低毒性、高效性催化剂乙酰丙酮锆来替代传统的锡类催化剂。分别使用熔融缩聚和开环聚合的方法合成了高分子量聚乳酸-乙醇酸(PLGA),对其结构、结晶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
使用生长调节剂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充分发挥和利用作物的潜能已成为许多农作物(如棉花、水稻和油菜等)规范化栽培中提高单产和品质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在玉米等主粮作物上,人们也进行了一些生长调节剂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用以调节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改良品质等,但在大田中的应用效果却并不理想。本试验通过大田小区试验,以大众化玉米品种“郑单958”为研究对象,在其抽丝期对“棒三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50 mg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