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例的行人避障运动仿真建模方法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62r5134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大幅提高,以及图形渲染技术的不断改进,在计算机上构建逼真的虚拟世界已成为可能,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实现人群运动的仿真,已逐渐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出于人力成本、时间成本、便利性、可控性、安全性以及其他各种客观条件的考虑,使用计算机生成的人群运动来对真实世界中的人群进行仿真,是一个巨大的需求,主要应用在影视动画、游戏娱乐、辅助训练与方案评估、建筑空间设计与安全演练、增强现实等领域。  现有的人群运动仿真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方法:模型驱动的方法和基于实例的方法。几十年来,大部分研究工作都是模型驱动的方法,分为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分别从人群整体或人群中行人个体的角度进行建模。在对避障行为进行仿真时,这些方法大部分都是基于简化的假设,仅考虑了个别因素或采用简单的规则集合,产生的避障行为过于呆板;另外一些模型引入了更多因子和约束条件,定义了复杂的规则和策略,但是为了产生更真实的仿真结果,这些模型需要针对具体的场景,对模型的参数或规则进行大量的手动调整,耗费时间长。  由于上述传统的模型驱动方法的局限性,近年来开始出现一些基于实例数据的人群运动仿真方法。这些方法根据采集到的人群运动数据,对预先定义的人群运动仿真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或试图从运动实例数据库中直接学习得到人群运动的模式,以使人群运动仿真的结果更接近真实的运动。但目前的这些基于实例的人群运动仿真方法还不够成熟:通过实例数据优化模型参数的这类方法,参数调整的范围有限,仍摆脱不了这些模型本身在产生避障行为时的不足;直接从实例数据学习运动模式的这类方法,大部分是利用实例数据库中已有的轨迹片段来产生仿真结果,考虑因子过于单一,建模过于简化,面临复杂场景时的产生的避障行为不够自然。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围绕基于实例的行人避障运动仿真建模方法开展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  1)提出一种基于实例的行人避障运动仿真建模方法  针对行人运动中的避障行为,从个体自身的运动状态、对周围其他行人的感知和个体避障决策的角度,定义可能影响行人运动的因子,并对这些因子进行数学建模;然后依据这些因子来定义实例数据的结构,利用收集的真实人群运动数据构建行人运动实例样本;最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从实例数据中学习并建立行人避障运动的仿真模型。  2)构建基于实例的行人运动仿真原型系统,并对共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根据上述基于实例的行人避障运动仿真建模方法,构建行人运动仿真的原型系统。通过给定行人初始运动状态和目标位置,计算行人运动的动态过程,实现有逼真动态避障效果的行人运动仿真。  为评价仿真的效果,设计了三种仿真实验与相互速度障碍物(Reciprocal VelocityObstacles2,RVO2)模型进行了对比。(1)单步运动仿真实验:在包含15,656个实例的测试数据集上对比了两种方法的单步仿真计算结果与真实运动之间的误差,本方法产生的位置误差是RVO2方法的1/4,速度大小误差是RVO2方法的1/5,速度方向角度误差是RVO2方法的1/11;(2)连续运动仿真实验:对比行人连续运动仿真得到的运动轨迹和完整的避障行为过程,本文方法产生的长距离运动轨迹自然,较好地避免了RVO2结果中常见的大幅度偏离目标或者局部震荡的现象,避障更为流畅自然,在包含530个行人连续运动轨迹的测试集上对比,本文方法更接近真实轨迹的情况占到了97.9%;(3)全场景仿真实验:构建三个不同的场景,对比两种方法在不同方向人流相遇情况下的仿真结果,本文方法不仅避障行为更自然,仿真用时仅为RVO2方法的1/3到1/40,且仿真中不会出现死锁状态。上述实验充分证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实例的行人避障行为建模方法在仿真效果和效率上的优势。
其他文献
基于移动代理的企业级入侵检测体系结构(EMAIDA,EnterpriseMobile Agent Intrusion Detection Architecture)能提高等级式入侵检测系统的安全性.EMAIDA分析了等级式入侵检测
目前,在Internet与无线通信网等网络上的视频传输应用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深入,视频压缩编码技术也因此而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当前Internet与无线通信网等从网络技术的角
在当前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各种移动设备层出不穷,应用种类繁多,各大互联网公司为了更好的提供服务,纷纷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然而由于数据中心投入巨大,各大公司希望能够提高数据
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对信用卡电子支付协议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且有了很多成果已经投入实际应用,比如SET协议等等.鉴于该课题是为了给精伦电子公用多业务终端信用卡支付提供一种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数据的规模呈现着爆炸式增长。如何从规模庞大的网络数据中快速获取高质量的知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为此,需要构建面向开放文本的领域知
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挑战通常源于开发平台的专用性,系统各个部分的有机组合以及一些新的系统需求,因此必须有一套成熟的系统设计方法的指导.按照嵌入式系统设计的理论步骤,包括
CCARS是在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下开发的集中式机群自动重构系统.它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机群可用性和避免机群系统重构时发生过多的负载迁移.它通过减少故障修理的时间来提高机群
多媒体、无线通信和互联网的融合是当今技术发展的趋势.随着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提出了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Wireless Persortal Area Network)的概念.WPAN的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也融入了世界这个大舞台,中国软件产业也越来越意识到自身与世界先进计算机水平之间的差距.对于软件产品的开发已经从只局限在技术方面,逐步转变为
近年来,工作站机群系统(NOWs)蓬勃发展,占据了并行计算领域的主导地位。发展NOWs的关键,是提高互连网络的性能。路由算法决定了消息在网络中如何选取路径,其效率对网络的性能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