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票定价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的关注,传统股票定价方法的研究局限在宏观方法或微观方法上。然而,股价并不是绝对地由某个单一方面的因素控制,而是随着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不断波动,因此传统的股票定价研究方法可用的信息有限。但是,我们发现对股价的微观与宏观的研究存在着很大的鸿沟。首先,它们的研究对象(选取或关注的因素)有很大的差别,微观研究的因素通常来自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而宏观研究的因素则来自更加广阔的宏观经济环境。其次,它们各自选用的模型有很大的差别,微观研究通常会选用结构性模型,因为从财务报表中选取的因素与股价之间存在某种特定的关系,而宏观研究通常会选用非结构性模型,因为宏观因素与股价的关系很模糊,一般拟和或验证性的结论比较多。最重要的一点是,微观研究更加偏重于股票的价值估计,因此相对来说,一般会采用长线研究,而宏观研究则更加偏重于股票的价格的变动,这种研究通常短线和长线都会涉及。本文建立起股票定价方法中宏观方法与微观方法之间的桥梁,将股票定价的宏观方法模型与微观方法模型结合在一起,得到了一种全新的股票定价方法,这种方法有效地利用了宏观与微观的各种信息。本文首先以微观方法中的经典模型——折扣现金流模型为基础,通过一些变形应用得到股票的价值,这个价值反映了微观因素对股价的影响。然后用股票的真实价格与价值的差作为研究变量,即本文所谓的差值研究,搭起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桥梁。在这部分研究中,本文关注的是选取的宏观因素对差值或股价的影响。同时,这部分研究也正是股票定价方法中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关键所在。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本文针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实证研究,充分考虑中国股票市场的特点,尤其是可用数据的限制,并将创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研究结果做出详细的比较,得出结论: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股票定价方法能够更好的解释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