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傣族神话叙事诗《兰戛西贺》是一部流传于傣族地区,受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影响的英雄史诗。《兰戛西贺》是傣族文化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了傣族传统文学的精髓,蕴含着傣族的民间故事、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沉淀着傣族原始的文化观念和独特的文化特性。在长期的流传中,傣族的社会民俗文化场,为《兰戛西贺》在傣族地区不断地传播、演变和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动力。《兰戛西贺》是傣族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对应着傣族社会各个阶层的需求。在傣族地区,它作为小乘佛教的经典,被当作祈福的圣物,是傣族民众信仰的对象,整部叙事诗表现出浓厚的佛教色彩。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确立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概述傣族史诗《兰戛西贺》的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理论。第二部分(第一章)主要通过对傣族的《兰戛西贺》与印度的《罗摩衍那》进行对比,探讨《兰戛西贺》的人物形象、文化观念、民俗生活,突出《兰戛西贺》的本土特征。第三部分(第二章)分析《兰戛西贺》的民俗意象,揭示傣族的文化特性及史诗的口头程式,通过对史诗中的母题进行分析,探讨其文化意义,第四部分(第三章)通过对社会意识形态、宗教因素、民众心理进行剖析,探讨史诗流传的社会心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