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55Fe液体闪烁样品源的制备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体闪烁分析是探测和定量测量放射性活度非常流行的技术,具有效率高、应用范围广及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基于液体闪烁计数器发展的CIEMAT/NIST效率示踪方法是测量55Fe等纯轨道电子俘获(EC)核素活度的最佳手段。本文采用液体闪烁计数装置-CIEMAT/NIST方法在55Fe样品制备和测量方面做了以下研究:   1.样品源制备条件的研究   建立了样品源制备流程,研究了样品制备基础条件和内容,实验优化了样品源配方,考查了各组分对闪烁液的兼容性,得到具备测量属性的样品源配比条件:以14.65ml闪烁液Ultima-Gold AB为闪烁体系基材;使用1 ml0.025mol/LEDTA-2Na加强样品源的溶解度和稳定性;配合50μg的20μg/gFe3+0.1 mol/LHCL载体保证样品均匀性;10% CH3NO2作为淬灭剂制作套淬灭校正曲线;以及<30mg的低离子强度放射性溶液。对样品源进行了稳定性检验,2h稳定性好于0.5%,1个月稳定性好于1%。   2.样品源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从本底、活度、淬灭、保存条件、计数几何等方面研究了对样品源质量的影响因素,实验通过使用屏蔽和0℃~5℃温度条件保存样品的方式减小本底水平;根据计数率范围50000~200000确定活度水平,达到统计误差<0.5%;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减小淬灭,控制洁净度,控制载体溶液离子强度,避免化学淬灭和颜色淬灭;选择20ml玻璃样品瓶进行样品制备,有利于提高稳定性和减小虚假计数;避光保存样品,防止化学荧光和光致发光。   3.液体闪烁CIEMAT/NIST方法测量55Fe活度   实验使用已知活度的54Mn作为示踪标准,结合测量和计算,得出55Fe淬灭校正曲线,实现55Fe活度测量。实验测量了套淬灭标准源和待测样品源各一套,两种核素的每个样品多次测量的相对实验标准差均在0.5%以内,验证了样品的稳定性和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测量结果与法国LEA实验室参考值比较,偏差为0.18%,合成标准扩展不确定度为0.56%。结果如下:(1) C/N方法:519.936kBq.g-1(2012-4-50:00:00UTC);(2)法国LEA实验室参考值:519.000 kBq.g-1(2012-4-50:00:00 UTC)。
其他文献
在众多制备吸附剂的技术中,表面印迹技术由于可以制备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聚合物被广泛用于稀散离子或分子的富集和检测前的预处理中。本文利用表面印迹这一技术分别制备了离子和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对聚合材料的制备条件和吸附条件进行考察,对后续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离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中选取工业上有重要应用的溴离子为研究对象,利用九水硝酸铝改性壳聚糖为单体,溴离子为模板,戊二醛为交联剂,在水中完成聚合,
学位
自从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全球化贸易不断发展,通过口岸进入境内的境外植物病毒也随之增多。玉米褪绿斑驳病毒及黄瓜花叶病毒等检疫性有害病毒传入我国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