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买臣休妻故事的文体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ta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买臣休妻故事主要讲朱买臣从落魄到发迹的过程中与其妻的感情纠葛。除《汉书》外,此故事在诗歌、小说、杂剧、传奇、方志等领域里均有文本流传。本文运用中国叙事文化学的研究方法,从文学、文化的角度研究朱买臣休妻故事文本的发展演变轨迹并解释和判断这些变化现象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本文的引言部分主要回顾朱买臣休妻故事的研究现状,明确选题的意义和价值,提出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并介绍所采用的中国叙事文化学的研究方法。  正文部分共分四章:  第一章介绍朱买臣休妻故事的文本状况和演变轨迹。根据汉、唐宋元、明清时间顺序分为三节,分别对各个时期的文献资料具体介绍,比较每个时代故事人物、情节的异同。  第二章分析作为朱买臣休妻故事主要情节的婚姻纠葛问题。第一节概述历代贞节观,客观描述妇女在婚姻形态里的地位变化。后三节分别在汉代、唐宋元、明清三个分期下把朱买臣休妻故事与每个时代的贞节观相结合,观照不同时期的贞节观对朱买臣休妻故事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影响。  第三章分析探讨不同时期的朱买臣休妻故事所折射出的士人仕宦心态。第一节概述文人仕宦观的发展变化。因为文本的关系,关于仕宦观的文化分析主要集中在元明清三代。第二节简要分析元前即汉、唐、宋时期朱买臣休妻故事所反映的士人仕宦心态。第三节主要根据元杂剧《渔樵记》重点分析元代儒生们的复杂心态。第四节集中分析朱买臣休妻故事所贯穿的功名天定思想,重点放在元明两代。  第四章探讨中国传统的团圆观念对朱买臣休妻故事的影响。第一节概述传统团圆观念。第二节主要分析元杂剧《渔樵记》团圆结局背后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第三节重点探讨由团圆结局引申出的传统报复观念在朱买臣休妻故事中的反映。  结语部分从文本流传和文化分析两方面进行总结概括,总述朱买臣故事在文学长廊中的独特地位。
其他文献
登望诗是中国诗歌史上出现得较早的一种诗歌类型,但其在唐以前的发展情况一直未得到重视,本文以魏晋南北朝登望诗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演进过程、发展原因、情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宋玉是继屈原之后战国末期楚国著名的辞赋作家,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宋玉创作中“应制之作”与“个体创作”两种不同的方式入手,结合先秦辞赋的体制特征,对
传说是民间文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传说的研究与分析不仅仅有深刻的历史意义,而且在现实层面上也有着深刻的价值。而在传说研究的时间与空间上体现着不平衡的状态,时间上
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无疑经历了又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农村的变化无疑是最为深刻、激荡和剧烈的。这一急剧的社会变革激发了周大新乡土小说创作的激情,也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