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在盐度胁迫下渗透调节和免疫响应机制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ily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盐度是影响甲壳动物健康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它直接影响甲壳动物的存活、生长和渗透调节等其他重要生理功能。本文通过研究盐度胁迫对三疣梭子蟹相关渗透调节指标、免疫信号转导通路因子和免疫防御因子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三疣梭子蟹在盐度胁迫下的渗透生理适应性和免疫响应机制,主要包括内容有三个方面:(1)盐度胁迫对三疣梭子蟹渗透生理适应性的影响;(2)盐度胁迫对三疣梭子蟹生物胺-免疫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3)盐度胁迫对三疣梭子蟹免疫防御因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盐度胁迫对三疣梭子蟹渗透生理适应性的影响本实验梯度设置为:31 ppt(对照组:自然海水)、26 ppt、21 ppt处理组,取样时间点为0、3、6、12、24、71和144 h,分别取三疣梭子蟹的血淋巴和鳃丝组织,测定血淋巴渗透压、血蓝蛋白含量、鳃丝离子转运酶活力和生物胺含量等指标。结果显示:盐度变化对三疣梭子蟹血淋巴渗透压、鳃丝离子转运酶活力和生物胺含量影响显著(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各处理组中血淋巴渗透压在实验时间内呈峰值变化,至24 h渗透压达到最小值,72 h后保持稳定,但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各处理组中鳃丝Na+-K+-ATPase活力逐渐上升,至12h达到最大值,72 h后保持稳定,V-ATPase和HCO3--ATPase活力在实验时间内变化不显著。各处理组中鳃丝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含量在实验时间内均呈峰值变化(P<0.05),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含量均于12h时达到最大值,多巴胺在24 h后趋于稳定,而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在72 h后达到稳定,稳定后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在盐度适应过程中,Na+-K+-ATPase起主导作用。此外,生物胺作为一种神经内分泌因子,在盐度变化后短时间内发生变化,从而激活鳃丝Na+-K+-ATPase活力,迅速调节体内外离子浓度和血淋巴渗透压以达到渗透平衡。2盐度胁迫对三疣梭子蟹生物胺-免疫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本实验梯度设置为:31 ppt(对照组:自然海水)、26 ppt、21 ppt处理组,取样时间点0、3、6、12、24、72和144 h,抽取三疣梭子蟹的血淋巴,测定血浆生物胺含量、血细胞生物胺受体mRNA的表达、cAMP、PLC、PKA和PKC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盐度胁迫对三疣梭子蟹血浆生物胺含量、血细胞生物胺受体mRNA的表达、cAMP含量、PLC、PKA和PKC活性影响显著(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各处理组中DA、5-HT含量变化显著(P<0.05),NE含量变化不明显,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各处理组中DA和5-HT含量在实验时间内呈峰值变化,至12h达到最大值,之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并保持稳定,NE含量在实验时间内没有明显变化(P<0.05)。生物胺受体(DA和5-HT受体)mRNA表达在实验时间内呈峰值变化,至12h达到最大值,在24 h后恢复对照组水平并保持稳定。各处理组中cAMP含量、PKA、PLC及PKC活性在实验时间内呈峰值变化,至12h达到最大值,cAMP含量和PKA活力至72h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并保持稳定,而PKC和PLC活力至24 h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并保持稳定。由此说明,血淋巴生物胺含量的变化与免疫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可作为一种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同时生物胺对机体的免疫防御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调节路径可能是cAMP→PKA→非特异性免疫因子或PLC→PKC→非特异性免疫因子。3盐度胁迫对三疣梭子蟹免疫防御指标的影响本实验梯度设置为:31 ppt(对照组:自然海水)、26ppt、21 ppt处理组,取样时间点有0、3、6、12、24、72和144 h,抽取三疣梭子蟹血淋巴,测定血细胞数量、血细胞酚氧化酶原活性、血浆酚氧化酶活性、血细胞吞噬率和血浆抗菌、溶菌活力等指标。结果表明,盐度胁迫对三疣梭子蟹血细胞数量、血细胞酚氧化酶原活性、血浆酚氧化酶活性、血细胞吞噬率和血浆抗菌、溶菌活力等指标影响显著(P<0.05)。各处理组中血细胞数量在实验时间内呈峰值变化,至12h总血细胞数量达到最小值,24 h后保持稳定,但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各处理组酚氧化酶原及酚氧化酶活性在实验时间内呈峰值变化,至12h酚氧化酶原活性达到最小值,而酚氧化酶活性达到最大值,72 h后恢复对照组水平并保持稳定。各处理组吞噬、抗菌、溶菌活力在24 h内呈峰值变化,至12h达到最小值,72 h后恢复对照组水平。由此说明,三疣梭子蟹对盐度胁迫产生了较强的应激反应,在低盐度下非特异性免疫因子活性受到抑制;同时,三疣梭子蟹对盐度变化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能力,且有明显的时间规律性。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數学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还需要在学习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推力,使得小学生能够热爱数学,并养成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索学习中的奥秘的学习习惯。本文指出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情感的投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再加上专业的方法引导,才能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学习的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感教育一、数学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性、必要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起源于南美洲,是世界第四大含油种子作物。花生油主要由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组成。油类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组成和生理状态是油类品质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植物油富含油酸,是比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类更优质的产品。高油酸、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类便于贮藏,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是商业和营养上所需要的。Δ12-油酸脱氢酶(Δ12-oleic acid desatur
近年来,作者根据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昆虫标本馆的标本,对我国北方地区,即新疆、甘肃、内蒙古、陕西等地的叶盲蝽亚科的昆虫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本文主要针对
玉米品种DNA指纹数据库的构建在玉米品种纯度及真实性鉴定、品种权登记保护、区试及审定品种质量监控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对理清我国玉米种质的血缘关系、杂种优势群划分、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论文以SSR标记为技术手段,对新设计引物的实验室筛选,多重PCR组合建立的基本过程、普通多重PCR及荧光多重PCR组合的确定等玉米DNA指纹库构建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研究。本论文形成如下研究结果
由于分子进化树所具有的优点,使其有望澄清生命系统树中多处对于经典途径来说极为棘手的问题,重建物种的进化历史。根据不同物种的核酸序列的差异可以构建出分子进化树。进化树
学位
黄嘌呤氧化酶(EC 1.1.3.2.2, Xathine Oxidase, XOD)是机体尿酸代谢的关键酶,在机体内能够将次黄嘌呤氧化为黄嘌呤并且继续氧化生成终产物尿酸、过氧化氢和超氧化物。人体内尿酸含量过高会引发高尿酸血症并最终导致痛风,持续性的高尿酸血症会引起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作为一种极为有效的抗高尿酸血症药物受到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