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功能治疗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23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炎症小体在炎症及免疫相关性疾病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其中NLRP3(NACHT, LRR and PYD domains-containing protein 3)炎症小体是作用最广,研究最深入的一种。研究发现:NLRP3炎症小体功能失调在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前期研究发现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F. prausnitzii)及其产物对实验性结肠炎具有防治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F. prausnitzii)及其产物通过调节NLRP3炎症小体的功能来改善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初步探讨NLRP3炎症小体在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F. prausnitzii)及其分泌的产物在结肠炎防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40只。实验组用100mg/kg5%TNBS灌肠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正常组用0.9%NaCl代替TNBS做同样处理。造模24小时后实验组随机分为结肠炎PBS组(PBS组),结肠炎介质组(介质组),结肠炎F. prausnitzii活菌组(FP组),结肠炎F. prausnitzii上清液组(上清组)),分别以PBS. F. prausnitzii培养基,F. prausnitzii活菌,-F. prausnitzii上清液灌胃,每天一次,每次1ml,连续七天; 正常组予以PBS给予同实验组相同的处理,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的饮食、精神状态、粪便性状及体重变化。第八天处死大鼠,截取肛门至盲肠段的末端结肠,沿纵轴剖开,擦净粪便。测量结肠长度,肉眼和HE染色评估结肠组织的炎症程度,用real time PCR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NLRP3, ASC, caspase-1,IL-1β、IL-18的mRNA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NLRP3, ASC, caspase-1的蛋白表达量,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1β,IL-18的血浆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大鼠的饮食、精神状态、活动量均较正常组差。PBS组和介质组大鼠的体重和结肠长度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5),F. prausnitzii及上清组则明显缓解此趋势(p<0.05)。在PBS组和介质组中粪便评分、炎症肉眼评分及组织学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F. prausnitzii及上清组则较PBS组和介质组明显降低(p<0.05)。结肠组织中NLRP3、ASC (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caspase-1的蛋白水平和1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 F. prausnitzii及上清组则明显低于PBS组和介质组(p<0.05)。PBS组和介质组大鼠结肠组织中IL-1p的mRNA水平和血浆中IL-1β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与PBS组和介质组比,F. prausnitzii和上清组中该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PBS组和介质组大鼠结肠组织中IL-18的mRNA水平和血浆中IL-18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且在F. prausnitzii组和上清组中该水平进一步降低。以上各项指标中在大鼠体重变化,caspase-1、 IL-1β和IL-18的mRNA水平和血浆IL-1β水平上上清组的作用明显优于Fprausnitzii 组(p<0.05)。结论:NLRP3炎症小体介导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的发生发展;其下游效应分子IL-1β在其中主要表现为致炎作用,但是IL-18在炎症形成过程中同时表现出抗炎及致炎双重作用。F. prausnitzii及其产物能够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功能来减轻结肠炎大鼠的结肠炎症程度,其中的机制可能与降低IL-1β的水平有关。
其他文献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方式、放疗、术后并发症、体质量指数等。临床治疗较棘手,至今仍无根治的方法。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非手
目的:  描述无症状正常成年人颅颈矢状位形态,探讨无症状正常成年人颅颈矢状位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首次提出枕骨投射角这一概念,研究颅底形态学对颈椎矢状位形态的影响。  方
背景自噬是程序性细胞存活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溶酶体的降解途径,细胞自噬主要降解损伤的细胞器和一些长寿蛋白,对于细胞的稳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HMGB1是一个经典的损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