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长沙市较大范围的住院早产儿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有关长沙市住院早产儿的资料,旨在揭示长沙市住院早产儿发生的主要病因、新生儿期疾病分布情况及影响其转归的因素,为降低早产儿的发生率及改善其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浏阳市妇幼保健院三家医院2008年1月~12月一年内新生儿科全部住院早产儿的资料进行调查。主要内容为:①产妇方面包括:母亲年龄、母亲疾病史、母孕史,孕妇有无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羊膜早破、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②新生儿方面包括各种生理参数、有无宫内窘迫、窒息、新生儿期疾病及生后28天结局等。2.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胎龄/出生体重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分析新生儿期疾病分布规律用χ~2检验(样本量小时用Fisher’s确切检验)及相关分析,影响生后28天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008年新生儿科共住院早产儿961例,男女比为1.26:1。按胎龄分为3组:≤28周组(1.1%),胎龄(27.33±0.91)周:28~32周组(15.8%),胎龄(30.87±1.10)周,>32周组(83.1%),胎龄(35.07±1.24)周。按出生体重分为4组:<1000g组(0.7%),体重(886.43±57.64)g,<1500g组(11.1%),体重(1294.16±131.63)g,<2500g组(61.3%),体重(2061.04±260.57)g,≥2500g组(26.9%),体重(2816.59±312.61)g。2.早产的主要病因依次为胎膜早破(41.6%)、多胎妊娠(28.9%)、妊娠期高血压(16.6%)、母孕期感染(13.1%)、前置胎盘(6.8%)、妊娠期糖尿病(5.8%)、贫血(5.5%)、妊娠期胆汁淤积症(4.7%)、肝炎(2.9%),胎盘早剥(2.4%)等。3.早产儿在新生儿期疾病发生率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73.8%)、新生儿感染(败血症)(39.4%)、神经系统疾病(38.3%)、代谢性酸中毒(28.9%)、高胆红素血症(22.9%)、消化系统疾病(21.7%)和血液系统疾病(20%)等。4.随着胎龄、体重的增加,早产儿在新生儿期疾病的总体发生率有下降趋势。随着胎龄、出生体重增加,除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疾病的发生率及生后28天治愈好转率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暂停、肺出血、新生儿感染(败血症)、颅内出血、早产儿脑损伤、喂养不耐受、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代谢性酸中毒、糖代谢紊乱、新生儿硬肿症与胎龄均呈负相关(P<0.05);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暂停、肺出血、新生儿感染(败血症)、颅内出血、早产儿脑损伤、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窒息、代谢性酸中毒、糖代谢紊乱、新生儿硬肿症与出生体重均呈负相关(P<0.05);早产儿生后28天治愈好转率与胎龄、出生体重呈正相关(P<0.05)。6.胎龄增加、出生体重增长是影响早产儿生后28天结局的保护因子;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硬肿症、糖代谢紊乱、新生儿感染(败血症)、颅内出血是影响早产儿生后28天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1.引起早产的主要病因依次为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等。2.早产儿最常见新生儿期疾病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感染(败血症)、神经系统疾病等;随着胎龄、出生体重的增加,多数疾病的发生率有下降趋势,生后28天治愈好转率呈上升趋势。3.胎龄增加、出生体重增长是影响早产儿生后28天结局的保护因子;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感染(败血症)、颅内出血是影响早产儿生后28天结局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