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猫细小病毒病是由猫细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在自然状态下,FPV能感染几乎所有的猫科、鼬科及浣熊科动物,引起猫、水貂、浣熊等动物很高的死亡率,并对野生动物和特种经济动物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诊断、预防和控制FPV在我国的流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设计FPV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方法对来自长春地区某宠物医院的疑似FPV感染猫进行检测,结果为FPV阳性;研磨脾脏,用F8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并经2%磷钨酸负染电镜观察,结果观察到直径为20nm左右的病毒粒子,确定为猫细小病毒,命名为FPV CC-1株,并对该毒株进行了培养特性的鉴定。根据GenBank上收录的不同株猫细小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选择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3对特异性引物,将VP1、VP2和NS1基因分别克隆入pGM-T和pMD18-T载体,进行了VP1、VP2和NS1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进一步构建表达FPV VP2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VP2,表达了目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蛋白总量的21%, Western-blot分析, VP2蛋白为64.6Ku,并且具有良好的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