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体操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在我过全面开展起来,在各级体育部门的重视下,1981年首次参加国际比赛后,成绩提高很快。在第13和14届亚运会上,我国选手两次包揽个人全能和个人团体两块金牌,奠定了亚洲艺术体操强国的地位。但进入新世纪,我国的艺术体操运动却步入了低谷,如何使中国艺术体操重振雄风、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这就关系到艺术体操后备人才培养问题。本文以广东省内青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省内从事艺术体操后备力量培养工作的教练员以及部分开展艺术体操项目的中小学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广东省艺术体操人才队伍建设的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从艺术体操后备人才结构、训练和比赛、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等几方面入手,对调查获得的有效资料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目前,广东省艺术体操训练人口少,且大多为业余训练,运动员数目很不稳定,高水平运动员大多从外省引进。 2、广东省各艺术体操队的训练时间差别明显,最多每周训练35小时以上,最少每周训练时间不足6小时;部分学校艺术体操训练队训练时间超过体校训练时间,技术水平提高却不显著。 3、广东省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技术中转体技术比较薄弱;器械技术中绳操、球操掌握较好,棒操稍差。 4、广东省艺术体操教练员大部分年轻且具有专业训练经历,有一定的执教经验,学历层次较高,能够较好的指导训练实践。但各队教练员大多配置不足。 5、目前,广东省个别艺术体操队的训练场地、设施能够满足训练需求,部分体校和大多数学校训练场地、设施比较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