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层社会综合治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模式。其内核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实现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和社会服务的实质性供给。在借鉴城市网格化管理经验的基础上,2005年以来,各地基层党委政府通过细化基层社会治理单元、整合多元治理主体资源、明确治理主体的权责关系,形成了基层社会网格化治理机制。基层社会网格化治理通过治理格局、治理技术的创新来实现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社会问题的有效处置。本文以T市L街道为案例,分析基层社会网格化治理机制的实际效能、面临的治理形势和现实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2018年,T市L街道实施了以基层党建为核心的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机制的系统化改革,重新划分基层社区网格并着力于强化网格治理效能,依托基层党组织构建多元主体联动治理的机制,同时加强了网格化治理考核评估机制的完善,全面提高复杂社会问题的处置能力。L街道围绕理念创新、机制创新、绩效创新的目标,形成了“一张网、五统一、一支队伍管执法”的社会网格化治理机制。但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利益诉求的异质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双刃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倒逼着基层社会治理应以更具前瞻性的理念为指导,以更系统的视角夯实社会治理的经济基础,以更智慧的方式来建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治理体制。在充分的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和理论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新时代基层社会网格化治理机制的创新,应秉持以公共服务为主的治理理念,强化基层党建引领,推进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横向到边”的多元参与机制和“纵向到底”的社会服务责任机制,加强网格员队伍的科学管理,建设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的智能平台,从而以系统化的思维来不断推进基层街道“多网融合共建、多元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机制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建立良好的社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