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1章: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的研究
研究背景:
许多基础研究表明乙肝病毒(HBV)不仅有嗜肝细胞性,也有嗜淋巴细胞性。国外进行的几项流行病学研究也发现淋巴瘤患者的HBV感染率较高,提示HBV可能与淋巴瘤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作者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调查了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HBV的感染率,并与其它类型的肿瘤患者进行对比。
研究方法:
在这个研究中,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清HBV标记物及其它类型肝炎的标记物进行对比。试验组包括586例确诊为NHL的患者(年龄范围,16-86岁),对照组包括1237例确诊为除原发性肝癌外其它肿瘤的患者(年龄范围,16-89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HBV及其它类型肝炎的标记物。并分析各项临床特征在两组间的差异。
研究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细胞性NHL患者中HBV感染率比其它类型的肿瘤患者高(30.2%vs 14.8%,OR,2.6:95%CI 2-3.4)。然而, T细胞性NHL患者的HBV感染率与其它类型的肿瘤患者感染率相似(OR,1.2:95%CI,0.8-1.8)。并且,B细胞性与T细胞性亚型的HBV感染率也有显著性差异(OR,2.3:95%CI,1.4—3.6)。在B细胞性NHL患者中,血清HBsAg阳性的患者比HBsAg阴性的患者发病年龄提早了9.5岁. [研究结论]这些结果证明了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HBV的感染率较其它类型肿瘤及T细胞性淋巴瘤患者高。有HBV感染的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发病年龄较早(p<0.001)。这个结果表明HBV可能在B细胞性淋巴瘤的发生中起了病原学的作用。
第2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和预后分析
研究背景:
我们前一章的研究已发现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的HBV感染率显著高于T细胞性淋巴瘤和其它类型肿瘤患者,HBsAg阳性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发病年龄较阴性者发病年龄明显提早。在我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合并症。化疗容易引起淋巴瘤患者体内的HBV激活而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然而,并不清楚HBV感染是否对DLBCL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存情况有所影响。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找出合并HBV感染的DLBCL患者的特点。
研究方法:
在这个回顾性研究中,DLBCL患者被分为两组:血清HBsAg阳性(81例)组和HBsAg阴性(181例)组。HBsAg阳性的患者根据化疗中肝功能的情况被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组:化疗中有肝功能损害亚组和无肝功能损害亚组。应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相关临床指标的意义。
研究结果:
与HBsAg阴性组对比,HBsAg阳性组患者发病年龄较早(46岁VS 51岁),晚期较多(58%VS 42%,p=0.016),出现化疗前(21%VS 5.5%,p<0.001)和化疗中(49.4%vs 16.6%,p<0.001)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更多。女性DLBCL患者HBsAg阳性率更高(p=0.006)。然而,两组的中位生存期(55.8 vs 66.8月)和有效率(91%vs 90.4%)相似。在HBsAg阳性的DLBCL组,不良预后因素为晚期(p<0.001)和化疗中出现肝功能损害(p=0.02)。化疗中有肝功能损害的HBsAg阳性患者的总生存期(oS)比无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明显更短(p=0.016),3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48%和72%。美罗华(Rituximab)的使用没有增加HBsAg阳性的DLBCL患者化疗中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
研究结论:与HBsAg阴性患者相比,HBsAg阳性的DLBCL患者发病年龄更早,晚期较多。化疗中出现肝功能损害和晚期是HBsAg阳性DLBCL患者的两个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这项研究表明在HBsAg阳性的患者中针对HBV感染进行预防性治疗可能很有意义。
第3章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肿瘤组织中HBV-DNA、HBsAg和HBeAg的检测
研究背景:已有研究在体内外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发现了HBV-DNA。曾有学者曾用免疫组织化学(IHC)的方法在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淋巴结或骨髓细胞中发现了HBsAg的表达,也有报道用PCR的方法扩增到了淋巴瘤组织中HBV-DNA。作者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了B细胞性NHL患者中乙肝病毒DNA和蛋白质(HBsAg和HBcAg)的表达,并与T细胞性淋巴瘤和淋巴结良性疾病患者进行对比。
研究方法:
通过PCR方法检测淋巴瘤组织和其它淋巴结标本中HBV-DNA的阳性率,分为新鲜组织与石蜡标本两部分进行检测。并通过IHC的方法检测淋巴组织中HBV相关蛋白的表达。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HBV-DNA、HBsAg及HBcAg进行对比。新鲜组织标本PCR分为试验组(20例血清HBsAg阳性并确诊为B细胞性NHL的患者),对照组1(24例除血清HBsAg外其它HBV标记物阳性的B细胞性NHL患者),对照组2(13例血清HBsAg阳性并确诊为T细胞性淋巴瘤和淋巴结良性疾病的患者)。石蜡标本PCR包括试验组(60例血清HBsAg阳性并确诊为B细胞性NHL的患者),对照组(17例血清HBsAg阳性并确诊为T细胞淋巴瘤或淋巴结良性疾病的患者)。应用IHC方法检测了试验组(90例血清HBsAg阳性的B细胞性NHL)和对照组(16例血清HBsAg阳性的T细胞淋巴瘤或淋巴结良性疾病)患者的石蜡标本中HBsAg和HBcAg蛋白的表达。收集有石蜡标本患者的临床及治疗资料,分析各项临床特征在两组间的差异,并进行电话随访分析DLBCL患者的预后因素。
研究结果:PCR的结果显示,B细胞性NHL患者肿瘤组织中HBV-DNA的阳性率比T细胞淋巴瘤患者和淋巴结良性疾病患者高。新鲜淋巴组织标本中试验组HBV-DNA的阳性率为55%,对照组1和2的阳性率分别为8.3%和15.4%。石蜡标本中试验组肿瘤组织HBV-DNA的阳性率为38.3%,对照组为11.8%,p值为0.039。试验组中45例DLBCL患者HBV-DNA阳性者中位发病年龄比阴性者明显提早(34岁vs50岁),化疗中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更低(14.3%vs 53.8%)。多因素分析中HBV-DNA阴性和B症状为血清HBsAg阳性DLBCL患者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运用IHC方法发现淋巴瘤组织中的内皮和肿瘤细胞浆内有HBsAg和HBcAg的表达,阳性率为13.3%。而对照组中只有1例淋巴结炎患者的正常淋巴细胞中见HBsAg表达。
研究结论:
这些结果表明了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肿瘤组织中HBV-DNA的阳性率较T细胞淋巴瘤和淋巴结良性疾病患者高。血清HBsAg阳性的DLBCL患者肿瘤组织中HBV-DNA阳性者的发病年龄较阴性者提早了16年。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中有HBsAg和HBcAg的表达。结果表明在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中HBV很可能起了致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