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据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活动方式改变势必影响到科学研究的变化。伴随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在收集、存储、分析、数据的使用等方面均实现了巨大的跨越。运动员身上的可穿戴设备、运动器械上的传感器、训练场内外的摄像头到教练员手中的终端设备以及互联网络,都推动着数据在运动科学领域的应用。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针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体育课技术教学过程中,较少使用现代化教具的现状,创设性地采用智能传感器辅助传统教学手段,切实、合理地利用数字化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实时信息诊断反馈,以扬州大学体育学院2014级羽毛球专项班的26名男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年龄21.88± 1.03岁,身高174.80±4.01厘米,体重67.36±7.09公斤),纯随机抽样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通过为期12周的智能传感器辅助教学实验,与传统教学方法展开实验效果比对分析。结果表明:1、实验组在羽毛球学习兴趣、课下练习主动性方面优于对照组;2、实验组在基本身体素质方面的提高不显著,但在羽毛球技术的运用与掌握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3、智能传感器辅助教学对师生情感交流、维系学生长期学习羽毛球热情等方面都具有积极影响;4、学生对智能传感器辅助教学方式满意度较高。结合实验过程及结论,提出如下建议:1、智能传感器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推广使用;2、智能传感器辅助教学倡导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但自主学习并非绝对自由,教学过程中,仍需要教师协助监管、指导,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3、教师在运用智能传感器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基础动作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在知识体系、战术解析、赛事组织等方面形成全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