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糖开关(Riboswitch)是高度结构化的遗传控制元件。是mRNA一些非编码区的序列折叠成一定的构象,这些构象的改变应答于体内的一些代谢分子,从而通过这些构象的改变达到调节mRNA转录的目的。核糖开关结合代谢物配体,能感知各种过量的代谢物,从而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本研究拟通过基因敲除技术,破坏谢氏丙酸菌维生素B12生物合成的核糖开关对相应基因的抑制作用,以期提高维生素B12产量。首先完成维生素B12生物合成cbiB基因及P138启动子片段克隆,构建维生素B12生物合成核糖开关敲除载体,并转化至野生型谢氏丙酸菌中,将野生型谢氏丙酸菌(Propionibacteria. shermanii)基因组中核糖开关敲除,进而达到提高维生素B12在谢氏丙酸菌中的产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PCR技术成功完成维生素B12生物合成cbiB基因及P138启动子片段的克隆和两基因的融合,并连接到载体pMD18-T上,构建了克隆载体pT-PCB。(2)通过酶切酶连的方法将来自于红色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ery thraea)的ermE基因克隆至pT-PB载体中,建了维生素B12生物合成基因-cbiB基因核糖开关基因敲除整合载体pT-PCBE。(3)将构建好的维生素B12生物合成核糖开关敲除载体pT-PCBE转化至野生型谢氏丙酸菌中,通过对红霉素筛选得到的转化子进行PCR验证,证实了核糖开关敲除载体与丙酸菌野生型基因组发生了同源重组。(4)在相同培养和发酵条件下,利用谢氏丙酸菌维生素B12生物合成核糖开关敲除基因工程菌和野生型谢氏丙酸菌进行发酵,并通过液相色谱技术定量测定单位质量内的维生素B12的含量。核糖开关基因敲除工程菌的维生素B12的产量相对于野生型谢氏丙酸菌并没有提高。说明单纯敲除cbiB上游的核糖开关未促进维生素B12的生物合成,表明维生素B12生物合成还受到其它因子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