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失活MTBE树脂催化剂制备活性炭及其吸附脱硫性能。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水蒸气活化和氢氧化钾活化法制备活性炭进行了工艺优化。考察了碱炭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比表面积、孔容和得率的影响。接着对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进行了系统地表征,并选择一种工业活性炭作对比(CAC),通过间歇吸附实验和动态穿透实验,考察了活性炭对二苯并噻吩(DBT)的吸附性能。氢氧化钾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KAC)和CAC以微孔为主,水蒸气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HAC)则存在相当多的介孔。三种活性炭都呈现出化学惰性,因此其DBT吸附性能受微孔孔容控制。在三种活性炭中,KAC具有最大的吸附容量(16.1mgS/g,100ppmS)和最长的穿透时间(16h,10 h-1WHSV)。之后,对KAC进行氧化改性。通过氧化改性后,KAC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硝酸氧化(NAC)和过硫酸铵氧化(SAC)会导致KAC的比表面积和孑孔容大幅下降,特别是过硫酸铵氧化;而空气氧化(OAC)对KAC孔隙结构的影响则非常小。氧化改性后,活性炭表面形成了很多含氧官能团,其中过硫酸铵在引入含氧官能团方面效果最佳。硝酸氧化和过硫酸铵氧化会倾向于形成更多的羧基,空气氧化则倾向于形成酚羟基。活性炭的吸附容量按照下列顺序排列:NAC>OAC>KAC>SAC,说明含氧官能团的引入有利于DBT的吸附,但是过多的含氧官能团对吸附过程有负面影响。因此,活性炭的微孔孔容和含氧官能团数量之间存在一个平衡值,使得其对DBT的吸附容量达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