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社会能力的影响研究——以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为例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竞争激烈复杂、注重能力创新、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社会,应试教育向能力、素质教育的转变已经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艺术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并对大学生社会能力的全面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到目前为止,很少有学者从实证研究出发,从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社会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当代大学生的一些特性(如艺术特长、素质教育、以及由此所导致的社会能力综合建设等)。因此,鉴于既往研究的不足,本篇论文重点研究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社会能力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本研究是在对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借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着力分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社会能力产生的影响,并力求找出艺术教育在其社会化过程中的功能。 首先,笔者描述了中国农业大学开展艺术教育的现状和学生参与情况,通过对学生参与艺术类课程、大学生艺术团及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建设这三种实施艺术教育主要形式的调查,得出学生对参与艺术教育的态度,有63.7%、53.8%的被调查者表示喜欢艺术类课程和学校举办的校园艺术文化活动,也有很多同学表示对大学生艺术团感兴趣;但只有43.2%、21%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参加艺术类课程和校园艺术文化活动,2005年全校正式加入艺术团的学生也只有302人,从而概括了高校实施艺术教育的主要特征。 其次,笔者分析了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社会能力的影响,具体从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审美能力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得出,艺术教育对学生学习能力有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智能开发和创新思维上,分别有94%、85.8%的被调查者认为艺术教育对智能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帮助;同时,艺术教育对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艺术教育促进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提高了他们的道德修养,通过访谈可知,艺术教育是大学生减少各种压力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也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审美能力都有重要的影响,文中第四章对其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最后,笔者简要分析了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艺术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技能、传递社会文化、完善自身素质、锻造社会角色等大学生趋于社会化的重任。因此笔者主要从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技能社会化、基本规范社会化、个性社会化以及角色社会化四个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本研究主要源自于当前发展学科对农村贫困的关注,因为对贫困的衡量已经突破单一的物质因素分析的局限,从而涉及到更深层次的分析——社会制度因素分析。本文在借鉴西方社会排挤
2006年开始我国已全面取消农业税,这对乡村基层政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乡村两级组织由于缺乏资金,运转困难,从而通过裁减人员和合并机构来保运转,很多农村基层政府就是在这
本论文是对中部一个典型的农业村进行的动力研究,试图通过对发展理论的梳理和实际的农村调查分析来发现村庄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潜力和可能转向。研究认为,村庄发展的模式是多
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单亲母亲再婚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发现学者们多从人口统计学、主体价值观、社会融入视角分析单亲母亲再婚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中国5位城市离异单亲
90年代以来,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使当地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征地开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是农民的农转非问题。本研究选取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干部,他们
贫困一直被认为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贫困现象一直比较严重。社会变迁一方面导致我国的贫困问题日益严重,而另一方面又对人们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