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国内外许多城市开始实施限行政策以来,其效果的有效性一直备受争议。本文以天津市为例,从客观和主观的角度对限行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客观评价是基于天津市道路交通流量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主观评价则是通过问卷调研限行前后居民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研究过程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评价限行政策对机动车车流量的影响;以及采用决策树模型研究限行政策实施前后居民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本文首先研究了天津市不同路段在限行政策实施后,机动车在不同时段的流量变化;通过选定天津市主要道路交通流量作为因变量,是否工作日,是否APEC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分别研究了不同的限行强度对工作日车流量的影响,限行政策对不同路口交通流量影响程度的不同以及限行前后周末车流量的变化。研究发现限行政策的实施效果低于预期,而且在不同路段限行效果不同;实施限行政策的工作日,早高峰前路口车流量最大增长了23.7%,这说明限行政策使得人们有采取提早出行的方式来规避限行政策的趋势。限行后周末的车流量增加比例为8%-22%,这表明工作日限行政策的实施,使得人们将一些柔性的出行需求转移到周末,增加了周末出行的需求和欲望。本文随后采用决策树分类技术研究限行前后居民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居民对限行政策的了解程度;限行后居民身边其他人对限行政策的评价;居民对限行政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交通影响的看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