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计委员会制度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了较长的时间,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审计委员会在公司的授权下,主要负责监督公司财务报告过程和内部控制体系,特别是在财务信息披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2年初,我国引入了审计委员会制度,因此,审计委员会制度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那么,我国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的目前情况如何,是否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呢?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各相关变量对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影响程度,进而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实证分析部分主要考察了审计委员会的特征和公司治理结构对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影响程度,这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从国外对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的资料来看,审计委员会的特征对其有效性影响方面的实证研究已经相当丰富了,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还是以规范的研究方法为主,实证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而且,我国上市公司中特有的公司治理结构,即一股独大的现象对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影响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由于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不可能量化,因此本文采用深圳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评级来表征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对评级级别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分别赋予相应的量化数值来研究。考察影响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因素选用的变量包括包括审计委员会的规模(成员总人数)、成员中独立董事所占比例、报告期间审计委员会开会的总次数、公司治理结构指标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为同一人和是否为一股独大等。本文实证部分以深圳交易所230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逐个查阅了各公司2008年度的财务报表和年报统计数据,手工录入了研究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相关数据,运用SPSS软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