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前列腺癌诊断的聚焦式光声扫描成像原理与技术的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jutjwzx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声成像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前列腺早期检测与成像的新技术。本论文关注长焦区聚焦式光声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检测中的应用,依据一种通过尿道对前列腺实施光声激发,利用外置于直肠内的长焦区聚焦式超声换能器检测光声信号的前列腺光声扫描成像技术路线,系统展开了包括前列腺光吸收分布、成像系统的构建、仿体实验及信息提取等内容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论文的创新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为理解光源内部辐照时前列腺组织中的光分布特点,指导光声成像系统构建时光源的优化选择和光声信号补偿,构建了两种弥散光源内部辐照前列腺组织的Monte Carlo模型,比较研究了其光吸收分布特点,并进一步发展为嵌肿瘤前列腺模型,开展了肿瘤光吸收差异的比较研究。二、关注不同位置的光能量时间变化关系以及光声信号产生,展开了前列腺组织光吸收时间分布的Monte Carlo模拟,利用光声信号与光吸收能量的关系,得到肿瘤附近不同位置的相对光声信号,并进行了比较分析。有关结果与实验基本一致,体现出体内光声激发在提高成像深度的优势,为前列腺光声成像系统中光声激发方式的优化选择提供了进一步的指导依据,也为将来进行模拟光声成像及提高探测准确度和光声成像深度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方法。三、根据模拟结果,给出了所提的一种新型的面向前列腺癌诊断的尿道光声激发直肠处聚焦式光声扫描成像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并在实验室现有条件下搭建了初步的光声成像实验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对系统的特性做了一定的检测。最后实验表明了该成像系统具有实时监测光纤插入的能力,可用于可视化激发光源经尿道的插入过程以确保合适的光源位置。四、对柱弥散光源和侧向光纤光源两种内部激发光源分别进行了成像实验研究。首先通过设计仿体实验表明系统的成像特性,最后将成像系统成功运用到实际生物组织样品的成像实验中,并对这种光声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做了初步的探索,在犬的离体前列腺样品进一步得到验证。五、基于柱弥散光源的体内光辐照,提出一种吸收体光声成像和光学吸收系数同时测量的无损光声方法。通过组织内病变体吸收系数的测量,可反映出病变程度,同时结合二维扫描得到光声图像可用于病变体的定位和尺寸测量,对于前列腺肿瘤的临床监测和治疗有重要参考意义,也可应用于吸收增强的介入式肿瘤光热治疗过程。
其他文献
<正>4月1日至2日,由《生命时报》社与韩国E-TODAY共同主办的中韩食品营养产业招商洽谈会在中国北京成功召开。来自中国各地的近200名渠道商、零售商、大型采购商及个人,与韩
我院自1992年4月至1996年10月收治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患者33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治疗组33例,年龄60岁~74岁,平均64岁,男27例,女6例,其中冠
Wiskott-Aldrich综合征(Wiskott-Aldrich syndrome,WAS),又称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发病率为1/100万~10/100万[1],多发于男性
本实验目的通过复方威灵仙有效成份之一的白头翁素的提取和鉴别,以确定最佳的鉴别方法,同时为该方中有效成份白头翁素的质控条件作初步探索.
浙江省义乌市地处浙中地区,是我国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每年有50多万名外商来义乌,来自2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多名境外客商常驻义乌。针对义乌社会发展高度的外向性和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事件的关系。方法纳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64例进行前瞻性分析,分别在急性脑梗死发生2周内(基线)及出院6个月
背景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也称为肾腺癌或肾癌,是来源于肾实质小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据流行病学统计,肾细胞癌在所有类型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位。
目的了解儿科用药状况,及时改进存在问题,不断提高用药水平,确保儿童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方法从本院2001年儿科门诊处方随机抽取5126张处方进行分析,另调查处方中涉及的常用
目的分析营养性佝偻病实验诊断的可靠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87例营养性佝偻病患儿(初期98例、激期147例、恢复期42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的无佝偻病患儿94例作为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