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sporinus sp漆酶纯化、性质及对染料的脱色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c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漆酶是一类含铜的氧化还原酶,它能催化酚类化合物,将酚类化合物进行单电子氧化,形成酚自由基,进而产生非酶催化的自由基反应。由于漆酶特殊的催化性能和广泛的底物范围,在生物技术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实验以Physisporinus sp.为出发菌株,研究了在液体培养体系下,不同碳源、氮源和诱导物对其产漆酶的影响,对其胞外漆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酶学特性的研究,并将纯化的漆酶应用于偶氮类染料的脱色,主要结论如下:  本文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和诱导物对Physisporinus sp.胞外产漆酶的影响,研究发现最适碳源和最适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胰蛋白胨,藜芦醇为该菌株胞外产漆酶的最佳诱导物。  通过盐析、疏水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可以将胞外漆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80%饱和度的盐析操作,漆酶比活为116.4U/mg,收率80.8%,纯化倍数为1.5倍;疏水层析后收率为42.1%,纯化倍数为10.1倍,漆酶比活为781.9U/mg;采用阴离子交换层析,最终的收率为20.4%,纯化19.6倍,漆酶比活为1515.1U/mg。SDS-PAGE结果显示三步分离后的漆酶蛋白达到电泳纯,其表观分子量为62KDa。以ABTS为底物,该漆酶的最适pH值为3.0,最适反应温度为60℃。该漆酶在40℃条件下保持稳定,50℃下保存1h剩余酶活为84%,60℃下保存1h剩余酶活为50%,表现出良好的温度稳定性。该漆酶在pH﹥6.0条件下比较稳定。以ABTS和DMP为底物测定其动力学常数,结果表明,与DMP相比,该漆酶对ABTS显示较好的亲和力,其Km值和Vmax值分别为1.27×10-3和16.87μM/(L﹒min),而以DMP为底物,其Km值和Vmax值分别为2.82×10-3和5.24μM/(L﹒min)。多数的金属离子对漆酶的活性略有提升,而Fe2+、Ni2+、Co2+和Hg2+能显著抑制漆酶的酶活。有机溶剂能够显著抑制漆酶的酶活,其中5%的甲醇抑制效果最弱。  纯化后的漆酶应用于偶氮类染料SY,,DR5B,CB38和DB22的脱色,实验显示在没有介体存在下,该漆酶对四种偶氮染料显示出较低的脱色能力,3小时后四种染料的脱色率分别为13%,2%,7%和12%。然而在丁香醛作为介体的条件下,该漆酶对四种偶氮类染料显示出较好的脱色能力。在丁香醛浓度为0.5mM时,10min该漆酶对SY的脱色率为98%;0.1mM的丁香醛存在下,10min该漆酶对DR5B的脱色率则可以达到97%;丁香醛浓度为0.1mM时,10min该漆酶对CB38和DB22的脱色率分别为53%和48%。然而随着染料浓度的增加,该漆酶对四种染料的脱色效果逐渐降低。
其他文献
Acetyl-N-Ser-Asp-Lys-Pro(AcSDKP)是由脯氨酰寡肽酶(POP)特异性地水解人体胸腺素β4氨基端而产生的天然产物。AcSDKP不仅可以抑制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并且可以促进新血管的生成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境内每年报废的废铅酸蓄电池总量在400万吨左右,且年增长率保持在15%上下,铅资源再生循环量呈不断上升的态势。而再生循环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美
本课题旨在设计一种可靠的低成本单喷嘴锅炉火焰检测系统。检测的目标对象是小型单喷嘴锅炉或者大型锅炉的单个喷嘴。系统采用的原理是基于光电转换的频谱分析法:燃料在燃烧时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细胞外基质可以促进细胞增殖,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但细胞外基质是否能够增强脐带干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以提高其在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效果,相关研究
The unprecedented resurgence and geographical expansion of arboviral infections such as dengue, chikungunya, yellow fever, and Zika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PVP是一种广泛用于工业和医药行业的大分子聚合物.它对体外培养细胞的影响没有得到充分研究.就这一问题,我们研究了PVP K-30对培养的HeLa细胞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发现PVP K-3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有了实质性的发展。中小型企业是改革开放后新兴的一种经济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经济占比逐渐增大。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中小型企业发挥着至关重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常见的肿瘤之一,大约20%-30%的育龄妇女都发现患有子宫肌瘤.本课题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为子宫肌瘤组和正常
学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是上世纪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生物传感技术,其具有实时性强、灵敏度高、无需标记等优点。利用SPR技术开发出来的生物传感系统提供了一种实时动态检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