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核处理器在机载雷达实时信号处理的工程应用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ouc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雷达技术主要向小型化、低功耗、多功能化和高精度化方向发展,因此对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传统的单核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已不能满足现代雷达的技术要求,特别是单脉冲体制雷达和合成孔径体制雷达的技术要求。传统的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一般不考虑系统的扩展性和通用性,通常只针对特定的算法实现或者用途进行。资源的分配、板间互联方式都具有专一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当处理结果要求、处理数据量和处理对象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设计整个系统。本文所设计的系统在达到系统性能指标的基础上,还兼顾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通用性。信号处理板采用FPGA+多核DSP架构,使用高速串行接口进行处理器间的互联,通过标准总线接口与外界系统通信,从而实现雷达信号的实时处理。DSP在雷达信号处理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阵列天线在雷达中的应用,要求信号处理系统必须具有更高的数据带宽和更高的计算性能。提升单核处理器性能的主要方法有提高存储性能、使用并行运行的指令、增加时钟频率,但这些方法也限制了单核处理器性能的提升。未来信号处理的主流将会是基于交换的网络拓扑结构,AD公司推出的TS201是当前常用于雷达信号处理的DSP芯片,该芯片不具有Rapid IO、PCIe等高速接口,其性能已经无法满足高集成度、高带宽和高计算的雷达实时信号处理平台的发展需要。TI公司推出了多核DSP–TMS320C6678,该芯片采用Key Stone架构,具有集成度高、功耗低、运算能力强等优点,芯片内也集成了多种大带宽的高速串行接口,因此能满足现代雷达信号处理平台发展的需要。随着多核处理器的发展,新的挑战也不断出现。多核处理器性能的充分发挥,不仅依赖软件架构的支持,还要靠硬件结构的改进。在多核处理器的应用开发中出现的新问题主要有:多核间的通信,任务负载均衡,存储结构的设计。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做了以下五方面工作:第一,针对项目的实际需求,设计出了具有通用性和可拓展性的信号处理平台,并给出了信号处理算法的具体实现流程。第二,研究了高速接口SRIO、PCIe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在系统上的具体实现方法。第三,详细的介绍了TMS320C6678利用硬件信号量实现同步的方法、多核任务分配、以及cache性能优化技术。第四,具体阐述了多核DSP芯片的引导加载方式,结合实际应用设计出了SPI引导方法。第五,综合分析了系统对实现脉冲多普勒模式和合成孔径成像模式切换的具体需求,全面的考虑了任务分配、多核同步、内存配置等方面因素,给出了具体的模式切换实现方案。综上所述,本文内容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其他文献
无线Mesh网络是一种高速率、高容量的多点对多点网络,是一种新型的解决“最后一英里”问题的分布式网络,可把它看成是WLAN和移动Ad Hoc网络的融合。近些年来,虽然WLAN得到了
人脸检测研究是当前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之一。人脸检测是自动人脸识别系统的关键环节,人脸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直接影响自动人脸识别系统的性能,因此人脸
空间目标ISAR信号仿真是指用仿真平台模拟生成与实际雷达工作情况一致的回波信号,然后通过后续处理得到目标电磁散射特性、一维特征信息和二维图像等。传统的ISAR模拟回波信号
在无线通信业务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频谱利用率,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MIMO技术可以在不增加带宽和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提高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也可以通过增加冗余来提